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希望的田野】清水:“红高粱”赋能乡村振兴“小作物”串起全产业链条
(2025/11/14 15:33:31)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初冬时节,在清水县土门镇云山村的高粱笤帚加工车间,成片的扫帚在空旷的场地上整齐排列码放,车间内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村民围坐工作台前,指尖翻飞间,传统笤帚、花纹文创笤帚陆续成型。车间一角的直播架前,镇干部正手持文创笤帚热情地为网民介绍产品。忙忙碌碌的身影里,藏着乡亲们增收致富的盼头。

  车间建在村里,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乡亲们能实实在在地增收。土门镇通过“双向订单”既保价收购,也降低种植风险。更重要的是,车间给村里及周边的乡亲,特别是为留守在家的妇女提供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机会,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为村集体实现稳定的分红。

  产品展示室内,各式手工扫帚、按摩锤、错落悬挂,尽显老手艺的精巧与传承。土门镇云山村村民李巧娃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会扎笤帚,自己家里用。现在凭这门手艺能挣钱了,在村上的加工车间既能挣钱又能传承手艺,特别开心。”

  土门镇云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刘旭斌说:“目前,我们车间运行顺畅,是保障全镇年产260万把笤帚目标的关键一环。但我们做的已不单单是传统的笤帚了,也积极开发高粱秆制作的按摩锤、香薰枕这些文创产品,现在成了主打产品,附加值高了,市场很受欢迎。”

  与此同时,丰盛村的高粱加工分车间内,另一番忙碌场景正在上演,高粱剥皮机高速运转,将收割后的高粱秆剥离外壳,几位村民在机器旁协作分拣、去杂,全程衔接紧密、高效有序。

  土门镇将高粱产业作为“产业强镇、产业富镇”的支柱,坚持“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散户”的混合发展模式,连续三年高粱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今年种植高粱12000亩,建成千亩以上集中示范点2个。

  土门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崔泽邦道出了这“红火景象”背后的发展密码。“我们以园区化思维,整合零散地种植、建成集加工、展销交易、高粱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示范产业园,引进清水县成博洁清洁用品有限公司,依托其市场、技术和管理优势,广大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入园务工等形式增收,深度融入全产业链条,在园区的辐射带动下,今年争取衔接资金130万元,在云山、丰盛两村建成高粱笤帚加工分车间并投入运营,构建起以产业园为核心、分车间为支撑的加工网格,全镇年加工笤帚能力突破300万把。”

  红高粱的“逆袭”,正是清水县杂粮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清水县聚焦建设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按照“东菌西果、南药北粮、沿川设施农业”的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除高粱外,还大力发展莜麦、荞麦、糜谷等特色杂粮,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杂粮种植规模化、加工精细化、销售品牌化。开发杂粮面粉、杂粮粥、特色文创产品等20余种,让“小杂粮”成为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清水融媒赵凯娜陈婧娴)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AI主播狂飙“雷语”,为 视频 | 麓宸·云界新奢实景样板间 羲皇故里酒!准备办宴席的家人们 天水在线视频 |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 天水在线视频 | 五道街唱响《我爱 天水在线古装传奇剧《天水的苹果 张尕怂献唱《麦垛下的故乡》 天水在线无人机悬挂国旗在天水上 喜迎国庆 ,五道街唱响《保卫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