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菜篮子基地
(秦州区外宣办)秦州区是天水市的中心城区,蔬菜生产是三大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立足区情,确定了“品牌蔬菜提档升级,设施蔬菜扩大规模,大露蔬菜突出特色,多种模式助推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突出抓好城郊川道区菜篮子基地建设的目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基地规模,推动了全区蔬菜产业的较快发展。
2011年,该区种植蔬菜14.8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5万亩,露地蔬菜4.24万亩,地膜蔬菜9.11万亩。引进蔬菜品种15个,主栽菜种13个,主要以辣椒、茄子、番茄、菜豆、豇豆、地膜早洋芋、大蒜、韭菜、甘蓝、大白菜、芹菜、甜玉米等为主。形成了以城郊精细菜为主,多品种布局,周年生产,四季合理搭配的生产格局。
今年,该区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通过项目扶持,全年新建蔬菜大棚6200多个,3100多亩。藉河川道区太京段是精细化蔬菜传统生产区域,是该区菜篮子基地之一,同时,被列入全市蔬菜产业“五个一工程”渭河川道区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之一,涉及太京镇14个村,川地面积10894.72亩,其中从事蔬菜生产的面积,常年稳定在5000亩左右。该区域内农户具有从事蔬菜生产的传统,有较高的蔬菜种植技术和丰富的蔬菜生产经验。今年,该区积极争取省、市蔬菜基地建设项目,配合太京镇政府,通过“政府引导、多方筹资、群众参与、科学管理”的模式,采取统一规划,连片实施的方式,引导太京镇川北片区内种植粮食作物和露地蔬菜的农户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全年新建塑料大棚3200多个,1600多亩。今后,力争通过2-3年的发展,在太京镇川北片区达到设施蔬菜全覆盖。同时,依托城郊菜篮子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蔬菜产业。玉泉镇冰凌寺多家庄自然村,地处城区西南部与皂郊镇接壤,川地面积近500亩,具有集中连片的优势,主要种植大田蔬菜,属于传统粗放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并不高。今年,区农业局会同玉泉镇政府多次到村上实地调研,争取农业产业项目,适时启动了蔬菜大棚的建设。建棚面积达400亩,已建成标准蔬菜大棚近800座。同时,将进行经营模式的有益尝试,完善“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组织实施,最大限度地确保收益。建成后,将彻底改变以往粗放种植模式,既可以满足城市“菜篮子”消费,又将大幅提高群众的收入,达到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