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达96% 科技贡献率达45.5%
秦州区以科技为先导,以实施“十大科技工程”为载体,依托各类科技项目,着力加强科普宣传、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和科技示范体系建设,全力组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目前,全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达96%,科技贡献率达45.5%。
为了高起点、高标准组织实施好科教兴区工作,全方位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该区在16乡镇分别成立了科技兴乡(镇)领导小组,在420个行政村全部配齐了科技副主任,区、乡、村科技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基本上形成了科技工作有专门机构管,科技项目和技术培训有专人抓,相互配套、综合协调功能强的农村科技管理体系,保证了科教兴区战略的顺利实施。在具体工作中,该区紧密结合各地的地域特点和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科技培训、管理、示范、推广工作,先后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1530期,建成科技示范乡镇8个,科技示范村124个,科技示范户7923户,建立科技示范企业11家,民营科技企业20家,有28家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科技进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逐步得到发挥。皂郊镇店镇蒿北山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散养鸡,在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和直接管理下,从散养基地选择、良种引进、雏鸡培育、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全程技术服务,取得良好效果,每只散养鸡收入达15元,目前基地养鸡总数发展到4.2只,成为天水市最大的规模化无公害散养鸡基地。西十里千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建设中,科技人员大力推广抗病良种、液体植物保护模、生物农药等9项新技术,保证了示范区所产蔬菜全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标准,大幅度提高了菜农收入,形成了科研、生产双丰收的可喜局面。同时,积极组织各乡镇依据各自特色,普遍建立了2-3个示范小区和示范点,地处干旱山区的中梁乡及时调整作物布局,指导群众建立了300多个塑料大棚推广韭菜种植,亩收入高达6000元左右,与种植小麦、油菜相比,效益增加了10倍以上,为干旱山区经济发展树立了成功的示范样板。据了解,该区已完成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2项,获省市区科技进步奖、星火奖67项,完成技术改造项目29项,新产品开发58个,累计获得各类专利10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通过ISO系列等标准认证的企业总数达到了10家。在全区68家百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起了55家技术开发机构,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8家规模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到销售收入的8.59%,走出了一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子。
秦州区委宣传部 于小群 石进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