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清水县把发展劳务产业作为短期内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手段,在实施双联行动“十个到户工程”中,提出并实施了“开展技能培训到户、劳务培训输转到户、开展就地创业到户”等工程,推动劳务产业实现了大发展。2012年,全县培训各种劳动力5万人次,输转劳动力6.71万人,新开辟劳务基地32个,创劳务收入7.2亿元。2013年全县提出劳务输出6.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亿元的目标。截至目前,实现劳务输出3.72万人,其中有组织劳务输出2.23万人,创劳务收入8016万元,赢得了劳务产业的开门红。

坚持技能培训为先。今年以来,全县103个联村单位抓住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高峰期和农闲的有利时机,请来农机、农技和畜牧养殖等技术人员,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20余期,培训农技人员2.2万余人,与此同时,各单位与县劳务办积极联系协调,邀请务工技术方面的专业培训人员,开展了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务工人员实用技能培训50期,培训务工人员0.53万人,培养他们由“卖力”向“卖技能”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务工人员的实用技能。
坚持提供服务为主。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开展“三进三送”(进企业、进乡村、进农户,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活动,通过县劳务办,与在县外建立的劳务工作站积极联系,掌握当地和外地企业单位的用工情况,并将用工信息及时传递给需要外出务工的农户,免费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安全、维权等相关服务,帮助农民工实现早就业,快就业。
坚持增加收入为本。全县始终坚持“大劳务、大输出、大产业”战略,把劳务经济作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在积极推动务工“走出去”的同时,把开展就地创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通过提供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开展创业培训等措施,鼓励有经验、有能力的返乡青年开展就地创业,为更多的当地农民工提供就业和务工机遇,带动全县劳务产业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