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提升农村卫生服务水平
清水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破解农民看病难题

(陇东乡中心卫生院)
清水县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作为全县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动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了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白沙乡卫生院)
白沙乡卫生院是清水县首批启动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5个试点之一,记者看到,白沙乡卫生院导医、问诊、取药等各个环节井然有序,前来看病就医的群众来来往往,以往乡镇卫生院门庭冷落的局面早已不见。在卫生院的住院部,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护士正忙着为住院的患者输液、量体温。

在试点中,清水县探索总结出了 “一、二、三、四、五”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组建“一支队伍”,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乡村医生队伍。必须“二证齐全”,即村医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或执业助理以上执业资格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行“三项制度”,即对乡村医生实行人员聘任制、工资待遇绩效考核制和逐步实施养老保险制。要求做到“四好”,即要求乡村医生做到服务态度好,医疗技术好,医疗质量好,医德医风好。实行“五个统一”管理:即对乡村卫生机构实行“行政、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五统一管理。清水县还结合全县实际及试点经验,制定下发了《清水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财务统一管理办法(试行)》等四个配套文件,制定了清水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采购、销售流程和清水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财务管理记账科目流程,对“一体化”工作中财务、药品、业务的统一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及时解决了在推进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更加规范。

(陇东卫生院医生田柏年正在为病人诊断病情)
清水县在全市率先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按照“四清楚、三明白、两必须、两结合、一提高”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大力推进。“四清楚”即针对全县村医现状,现有乡村医生有多少能胜任工作、有多少不能胜任工作需要调整,新补充村医在本辖区范围有多少能够解决、有多少需要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统一调配,做到“四个清楚”;“三明白”即明白乡镇现已建成的标准村卫生室有多少、在村阵地可以借到房屋的有多少、实在没地方只能在村医家里维持现状的有多少;“两必须”即各乡镇卫生院在药品管理中必须做到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必须全部通过省卫生厅药品采购平台统一采购;“两结合”即把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重点工作考核与全年工作考核相结合。“一提高”即乡村两级卫生机构通过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医疗质量和环境面貌上一个新台阶,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高。

(陈列整齐的陇东乡中心卫生院药房)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清水县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悬挂横幅、书写板报、信息简报、办宣传栏、出动宣传车和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和基本要求,宣传国家医改政策和实施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由卫生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帮助乡村医生释疑解惑、解决困难。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在全县形成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广泛支持的良好局面。

(白沙乡卫生院)
为解决乡村医生紧缺、部分村医业务能力不高的现状,清水县在乡村医生进行全员聘用的基础上,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重点对电脑操作、公共卫生、新农合报销、医疗业务的规范运行进行了强化培训,极大提高了村医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水平,使他们更好的为广大老百姓服务。清水县还采用“先借房、后建设”的办法,把村卫生室建设与村阵地建设相结合,着力解决村卫生室短缺、硬件标准不高的问题,力争使每个行政村逐步建立一所设置规范、能承担公共卫生和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等工作的标准化村卫生室。

(贾川乡梅江村村医正在为群众看病)
记者在梅江村卫生室看到,药品陈列整齐划一,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村医服务积极热情,群众反映良好。

(白沙乡卫生院)
清水县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以规划为引导,以政策为保障,以财政为支撑,以人员为重点,以乡镇为主体,通过精心组织和协调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县乡村卫生资源得到了有效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卫生组织服务行为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地缓解了广大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村级居民健康档案)

一是村卫生室工作得到规范。在推行一体化管理之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普遍低下,医疗条件差,设施简陋,通过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建设了标准化的村卫生室,使群众的就医条件大大改善,同时,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规范了医疗卫生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基层卫生工作回归了公益性,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得到了有效夯实。

(白沙乡卫生院办理新农合报销业务)
二是新农合工作得到规范。通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使村卫生室有资格、有能力参与到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中去,全县参合农民在村卫生室就诊能实现即时结报,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农政策更加贴近群众。实践证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顺利实施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基本载体。

(白沙乡卫生院)
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以更好实施。对村卫生室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并与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等紧密挂钩,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真正落实。乡村医生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村卫生室在免疫规划、疫情报告、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等公共卫生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是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得到规范。过去,由于缺乏监管,有的村卫生室乱行医、乱收费,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医疗服务及药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推行一体化管理后,随着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建设、人员、药品、财务等实行统一管理,村级卫生服务的规范性明显加强,广大农村群众的医疗卫生安全和用药安全有了基本保障。

五是乡镇卫生院卫生管理职能充分履行。通过推行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进行绩效考核,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职能。乡镇卫生院作为村卫生室建设和管理的主体,说话有了力度,管理有了手段,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使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职能得到了切实履行。

(针灸治疗)
六是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工作得以加强。陇东等乡镇卫生院相继建起了中医馆,中医推拿、按摩、理疗、针灸、艾炙、拔罐、颈腰椎牵引、“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等中医适宜技术得到了全面开展,彰显了中医药“简、便、验、谦”的优势,并创办了中医文化长廊。乡镇卫生院中医门诊人次和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均得到很大增长。

(村卫生室)

(陇东乡中心卫生院药物储藏室)

(专业的医疗团队)

(贾川乡梅江村卫生室)

(陇东乡中心卫生院护士正在为病人配兑液体)

(正在红堡镇中心卫生院做牵引的病人)

(热情为群众服务的村医)


(白沙乡卫生院)

(白沙乡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