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随着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新建或续建,平凉市基础设施建设好戏连台,特别是交通、电力、水利建设等鼓声正酣……
畅通路网铺就坦途
8月4日,在静庄公路二级改造项目3标段一处铺油路面上,一辆摊铺机缓缓前行,机后随之“吐”出一条黑色的沥青路料带,跟在车后的工人们紧张地对其进行修整。
在庄浪县城附近的水洛河大桥施工现场,1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铺筑桥面,大桥底下,五六台载着各种材料的运输车辆来回穿梭。
位于泾川县太平乡境内的唐洼里隧道是泾渗公路二级改建项目唯一一条隧道。在隧道施工现场,顶着暗淡的灯光,负责该标段的项目经理张森不时停下来,察看着工程质量。他说:“隧道所处位置地形地质复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人员每天只能掘进2米,但进入施工的黄金季节以来,我们都在不间断地施工,一天都没停过。”
有路石变金,无路金变土。今年,平凉市把发展交通作为关注民生、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随着一批交通基础设施的开工建设,地方经济驶入“快车道”。
改造电网点亮希望
8月5日,中午时气温已升至32℃。在华亭县神峪乡10千伏神柳线农网线路改造工程现场,高高的杆塔上人影晃动,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挥汗如雨,进行放线作业。
正在现场指挥的施工队长袁海林坦言,线路改造就意味着停电,为降低给供电区内群众带来的影响,工人们每天早7时30分出工,晚7时30分收工,12个小时不间断作业。
在华亭县35千伏水联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现场,统一着装的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安装电器设备。华亭供电分公司副经理赵宝平介绍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电网负荷直线上升,但很多村架设的线路老化严重,导致供电质量差,故障频出。改造完成后群众就可以用上优质电、放心电,能满足他们10年内的用电需求。
一座电站就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一方的土地。平凉市不断加快农村电网建设,点燃了当地群众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梦想与希望。
兴修水利造福百姓
8月9日上午,平凉纸坊沟水库四周马达轰鸣,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和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建设工地上,20多名工人正忙碌着进行坝体填筑、坝坡修整。
纸坊沟水库位于距平凉市区1.5公里的城南泾河一级支流纸坊沟上,总库容234万立方米,运行50多年来为平凉市的城市防洪保安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运行年久,库内泥沙淤积严重,防洪标准及防洪能力降低,大坝右坝段坝坡破损不稳等病险情相继出现。
经过精心施工,目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4.7万立方米,占工程总量的80%,主体工程8月底全面完工。平凉市水保科研所副所长毛泽秦说,经过此次除险加固,纸坊沟水库将实现“脱胎换骨”,足以保障下游15万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庄浪县,城区供水水源输水工程7月底通过压水试验正式通水,县城区8万居民和水洛河川4.5万群众喝上了干净水。走进村民沈拴虎家,老沈指着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说:“你看,自打通上自来水,我家就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水兴百业旺。“十二五”开局之年,平凉市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水利项目建设,一处处即将完工的水利工程,宛如一股股清泉润泽着当地万千群众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