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桑拿天”与台风有关
“碧利斯”外围气流带来大量暖湿水汽 致使金城持续闷热天气
本报讯 (记者朱婕)连日来,金城持续闷热,空气变得湿漉漉的,衣服穿在身上也开始发潮。市民们都很奇怪,“往年兰州不是这样的热法啊,今年怎么像南方一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的“碧利斯”虽然没对兰州产生直接影响,但它能使得大气环流发生变化,间接影响了兰州,使金城天气闷热难耐。
“近来兰州一直吹偏东风,市民感觉湿度大、天气闷热,很大程度上就是受‘碧利斯’外围气流的影响。 ”气象部门的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碧利斯”台风行进速度时快时慢,已经在我国南方地区惹祸不少。虽然“碧利斯”没有直接来到金城“祸害”,但它的外围气流已经影响到兰州,给兰州带来大量暖湿水汽,使得近期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加上近几日气温居高不下,致使金城十分闷热。另外,6-8月是兰州市高温天气出现相对较多的时期,从6月下旬开始,高空暖气团强烈发展,兰州市气温连续走高;进入7月后,高空暖气团持续发展并受其控制,兰州市持续闷热高温天气。
尽管7月20日才正式“入伏”,但是兰州市民已经提早感受到伏天的威力。7月17日,记者从气象部门获悉,今明两天,兰州市将持续高温、高湿天气。预计7月18日白天到夜间,兰州多云间晴,气温在25℃-33℃之间,平均相对湿度为51%。7月19日白天到夜间,兰州多云,气温在24℃-35℃,平均相对湿度为52%。据介绍,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标准的“桑拿天”气温一般在32℃以上,最小相对湿度达到80%。但从广义上来讲,气温只要超过28℃,空气湿度增加到30%以上,就已经属于“桑拿天”的范畴。即使气温并不太高,可是人体的感觉却要比37℃、38℃的高温天气还要难受,这种感觉来自于空气中的大量水汽。据统计,当相对湿度50%时,38℃容易中暑;而湿度达80%时,31℃也会引起中暑。

兰州交警环卫公交建筑等行各出奇招应对“桑拿天”
金城全面打响防暑战
如果说,您有找阴凉乘凉的机会的话,那么,头顶烈日,冒酷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建筑工人、城市环卫工人、交通警察、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建筑、环卫、交警、公交等行业纷纷出台措施,为坚守在工作一线的劳动者降温防暑,一场降温防暑战在金城悄然打响。
交警:领导干部顶班执勤
7月17日下午2时20分,兰州市室外气温高达35℃,记者在广场西口对一位正在执勤的交警采访时,该交警说:“既然选择了交警职业,没什么,习惯了。”据兰州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交通安全,兰州市三县五区平均每天有420多名交警上路执勤,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更是交警忙碌的时候。今年进入7月份以来,兰州市交警支队制定了两条措施为一线交警防暑降温,一是交警支队及各大队专门定期为一线执勤的交警送水;二是各领导干部尽量腾出时间到一线顶岗执勤,最大限度减轻一线交警的劳动强度。
环卫:给清洁工配发防暑茶
身穿黄马甲,手持扫把一下又一下地清扫着城市马路上垃圾、灰尘的,是被市民称为“城市美容师”的清洁工。尽管连日来兰州市的高温天气让很多市民躲着太阳走,但清洁工们却不管气温有多高,只能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清扫工作。目前,城关环卫局道路清扫管理队每天有670多位环卫工人忙碌在城关区各条道路上。尽管经费有限,但为了防暑降温,城关区道路清扫管理队还是为每位清洁工配发了2斤茶叶。
车行:提倡出租车开空调
尽管目前兰州市各出租车公司尚未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但兰州交通出租车公司等单位将根据往年酷暑期间的做法,为出租车司机配发防暑降温的茶叶和白糖或者补助,以确保安全驾驶。同时,为了在暑期增强优质服务,防止乘客中暑,兰州交通出租车公司等单位向司机提出建议,在乘客上车后为乘客提供空调服务。
工地:24小时供应饮用水
由于施工作业大多在高空进行,为了应对酷暑天气,兰州市各建筑行业各尽所能,采取各种防暑降温措施,有的延长午休时间,有的发放防暑降温食品,有的搭上篷布让职工在“室内”施工。记者获悉,入夏以来,甘肃七建集团公司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公司各施工点要做到24小时供应饮用水,食堂要确保卫生干净,避免中毒事件发生,住宿要通风防蚊防蟑,高空等特殊岗位职工要体检过关,同时各施工点必须配备医疗保健箱。目前,公司还在各施工点配备了绿豆汤、冰糖、茶叶等防暑用品,并制定了错时作业制度及紧急急救预案。
纯净水:开足马力生产
据兰州黄河源饮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进入今年夏天尤其是7月以来,该公司的纯净水送水热线电话铃声不断,为了满足兰州市各行各业及市民的需求,该公司严格按标准开足马力生产纯净水。目前,该公司日均配送的瓶装、桶装纯净水共有200多吨,较平日增加30多吨。此外,甘肃润霖饮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做好了在酷暑季节为市民提供优质“五泉山”牌纯净水的各项准备工作。
本报记者 张隆 实习生 张连芸
专家支招盛夏防暑
进入7月以来,兰州市气温不断升高,特别是近期出现的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气,极易引发中暑,而如何预防中暑也成了市民非常关注的问题,就此记者采访了兰州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
兰州市疾控中心职业病所李所长介绍,每年7月和8月是中暑高发期,一般气温在34℃以上或气温不高但湿度较大时易中暑。症状是全身软弱、无力、头痛、眼花、恶心、汗少,随后体温迅速上升,并极度困倦、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浅、血压下降等。李所长建议市民从五个方面有效预防中暑,首先出行要躲避烈日,最好不要在10时至16时时在烈日下行走,若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护工作,防暑降温药品一定要备在身边,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其次外出时尽量穿棉、麻、丝类衣服;此外要多喝水,每天喝3至5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另外高温天气人体容易缺钾,可多食乳制品、时令蔬菜和新鲜水果。同时要保持充足睡眠,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另外,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症中暑者应迅速将其送至医院。本报记者 李娟
《兰州晨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