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一行6月9日至10日深入陇南市三县一区的18所学校,实地察看校舍和教职工住宅受损情况,代表教育部看望了顶着高温在帐篷中复课的灾区师生。据悉,教育部日前已向甘肃教育部门下拨救灾应急专项资金1500万元,基础教育司将为甘肃灾区调剂安排33所爱心图书馆建设项目,其中为陇南灾区安排了30所。
汶川大地震波及到甘肃陇南等市州,陇南市2964所学校均不同程度受损,大量校舍坍塌、裂缝,或变成严重危房。目前,受灾学校已在简易帐篷中陆续复课。
陈小娅一行先后深入成县、康县、武都区、文县的部分中小学了解灾情。每到一所学校,都关切地询问在地震中有没有师生伤亡,目前师生的食宿有没有保障,灾后重建有什么主要困难。让陈小娅深感欣慰的是,陇南市近年来实施的农村寄宿制工程和长效机制项目学校,由于设计标准高,项目监管严格,工程质量较好,经受住了烈度达9度的地震考验。
陈小娅指出,陇南的灾情是比较严重的,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木结构校舍坍塌损坏严重,大都成了危房,不能继续使用,学校重建的任务很重。因此,新校园的选址和建设要做到科学规划,总结寄宿制工程和长效机制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抓好工程管理,保证建筑质量。临时校舍的搭建要利用假期加快进度,保证学生在秋季学期有一个稳定的教学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