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甘肃>>正文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我们在现场(组图)
(2014-9-1 8:58:10)  来源:甘肃日报  白德斌    打印本页

我们在现场

本报记者白德斌

记者在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

1981年记者在陇西山区采访。

汶川地震,记者在陇南灾区。

记者在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

记者在岷县灾区。

2012年4月27日,在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期间,《甘肃日报》参会报道的记者讨论稿件。

1972年记者在玛曲草原采访。

记者在老山前线采访。

  《甘肃日报》,这份伴随着新中国一起诞生并成长起来的报纸穿越激情岁月,扬帆改革大潮,今天迎来了65华诞。

  极其轻柔地翻阅那已泛黄的纸张,生怕一不小心,碎了。

  因为,那不仅是几代报人的心血,还是陇原历史变迁的真实记载。

  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都记录着一个个重大事件,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递着一股股精神的力量。

  字里行间,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却已走过了65个年轮。

  我们不曾自我标榜,也从不居功自傲,有的只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无怨无悔的付出。

  今天,当我们静静翻阅那一张张旧报纸,还会被往昔的新闻所打动,也会被深深地带回到当时的“现场”,依然身临其境。

  这种穿透时空的强大力量,来自报道的真实,来自一代代报人在现场采写报道的不变追求。

  65年,我们走过了铅与火、纸与笔的年代,迈入了高速高效的信息化时代,很多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我们始终没有“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曾经,我们几代报人奔波在一个时代的“现场”。

  而今,更是一个“现场”的时代,我们不敢稍有懈怠。

  一

  我们选择在现场。

  现场是对真实的抵达,真实是对价值的坚定。

  在现场,我们以真实之名。

  自1949年9月1日诞生起,《甘肃日报》就与新中国共同成长,忠实记录陇原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甘肃发展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变革,每一个辉煌时刻。

  报纸刚刚创刊时,除了思想与激情,一切都那么的“缺”。但是,“做新闻就必须去现场”,从一开始,就植入了大脑,刻在了心里,渗进了血液。

  第一任社长、总编辑阮迪民,当年,他与同仁们克服种种困难,经常外出采访,在一线倾听群众的声音,晚上挑灯写作,留下的不仅仅是文章,还有优良的传统和坚持到现场去追寻真实的精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才有力量。

  65年不算长,却也不短。一年365天,每一天我们都没有停歇,几代报人前赴后继,奔波在新闻一线,用眼睛记录现场,用笔触描述事实,用心灵完成报道。

  对于我们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脚下的路走多少遍都不会重复,因为没有一个新闻是完全相同。

  在田间地头,我们卷起裤腿,或蹲着,或直接坐在地上,与农民聊他们的生活,谈他们的理想。也经常会围坐在农民家里的炕头上,一起吃饭拉家常,融入农民、体验农村、采写农业。

  在机声轰鸣的工厂车间,我们头戴安全帽,大声向工人师傅们请教每一道工序的原理和过程,耐心地听讲解,完全不顾高温、噪音和刺鼻的气味。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现场,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冲在一线,采访最有价值的新闻,争取第一时间发回报道。

  采访到第一手材料、抓拍到关键镜头的那一刻,我们兴奋不已,常常忘了自己身处险境。

  离家采访的间隙,我们也想念亲人,考虑很多与采访无关的事情,但一颗为新闻而跳动的炽热的心,会让我们在新的任务来临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我们足迹已遍布陇原的山山水水,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我们的职业精神里面流淌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我们选择成为一个报人,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安定的生活,24小时随时待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但我们不惧怕,而是平静地面对。当新闻发生时,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提前一秒钟到达。

  哪怕是风吹雨打,哪怕是困难重重,有一样始终不变,那就是到现场去。

  因为,我们为此而生。

  二

  我们坚守在现场。

  现场是对责任的考验,责任更会在现场不断增强和升华。

  在现场,我们以责任之名。

  很长一个时期里,大家把记者尊称为“无冕之王”,这不是说你有盖过一切的权力,而因为你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我们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懂得党报的担当,以及时刻做好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准备。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简单。做得好不好,都要在实践中找到答案。

  新闻的实践,最关键的,也不可替代的是在现场。

  回首65年,我们几代报人前赴后继奔向新闻现场,源源不断传递着来自一线的正能量,奏响了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主旋律。

  这就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职责,也是动力源泉所在。

  在很多人都撤离之时,我们却在急促前行。

  当现场瞬息万变,我们却岿然不动,尽最大可能记下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汶川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岷漳地震……每当灾难来袭之后,抢险救援的现场,也是我们的现场。

  为了新闻,我们无惧危险。

  舟曲,一座具有江南气质的小城,在泥石流疯狂的横冲直撞之下,顷刻间,满目疮痍。

  当消息传来,我们就像被一根敏感的神经牵着,片刻之后,“神速”出发,却不知即将面临比以往更加艰难的采访。那时,天才微微发亮。

  没有进入灾区的路,只能步行十几公里,涉险通过。没有水喝,只能强忍,实在撑不下去了,几个人一人喝一小口,因为水极其有限。没有地方睡觉,就找一个稍微干燥一点的地方,倒地而卧,但很快就会被急促的脚步声吵醒。

  然而,和废墟上令人窒息般的采访相比,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淤泥中,拉住亲人冰凉僵硬的手,撕心裂肺的哭喊;废墟下,微弱的呼救声传来,但随着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声音越来越低,直到消失,救援人员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们不能冷静,但却需要冷静。只有冷静下来,才能真实地呈现灾区的现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坚守。

  连续40多天,见诸报端的现场报道,不间断,不静态,不平面,不沉默。

  在65年、23725天里,这仅仅只是一个样本。

  相信,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我们的报纸,都能看到我们的责任,坚强,良知,正义,思考,行动。

  当然,也许我们对于这样一份职责,有时力有不逮,但我们愿意为此竭尽全力。

  三

  在现场,我们以读者之名。

  “你们在现场,我们在关注。”只为这一句,我们就永远不会放弃做现场与读者之间的纽带,或者更确切地说——当好读者的眼睛。

  因为在现场,我们就是你们!

  我们在现场,感受你们的感受;你们在读报时,感动着我们的感动。

  到现场去,为读者发掘最现实、最鲜活的新闻。这样的信念是我们的动力,即使前方有再多的困难、危险,我们也会一一克服。因为我们有你。

  65年来,我们关注经济重心,也不忘社会全局。

  我们报道时政,也关注民生。

  我们紧跟重大事件,也挖掘平凡的故事。

  我们聚焦热点,也触摸冰点。

  我们文中有欢乐,也有悲伤。

  但无论我们报道什么?都要去现场,都要带着读者的期待、疑问而去,满载真实、鲜活的新闻素材而回。

  每年三月的北京,全国“两会”的会场内外,我们围追堵截、见缝插针,争抢着对步履匆忙的代表委员提出最关心、最疑惑的问题。我们深夜写稿,把零碎的信息酝酿成有价值的报道。

  第二天,我们会为读者的认可而感到高兴、鼓舞,也会为读者的批评深感自责,接着会更加努力,直到获得读者的肯定。

  每一篇成功的报道,除了在现场,还有坚强的后方,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印刷、发行……一个能打硬仗、出色的后方。

  正是因为前后方的密切配合,才能联通记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新闻不息,奋斗不止。

  今天,面对全媒体融合发展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只有接续力量,毫不犹豫地奔赴每一个现场,才不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65年的现场,我们在。未来,我们还在。

  我们同在……

  本版责任编辑:白德斌版面编辑:苟江华图片翻拍:吕亚龙高樯


相 关 新 闻

·【创刊65周年】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鼓与呼·【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他们带给我们的温暖记忆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记录陇原巨变 传颂建设辉煌·【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见证中国奇迹 讲述甘肃故事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甘肃日报:在胜利的炮火中诞生(图)
·甘肃日报编辑部:65年,和你在一起·欧阳坚赴临夏回族自治州调研双联和扶贫工作
·王三运在金昌调研教育实践活动和改革发展·【甘肃日报】北顺村双联故事:“双联一定要联教育”

最 新 图 片
王三运会见柬埔寨客人(图) 痛祭甘肃省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图)  王三运考察兰州第二水源建设项目(图) 邓小平关怀甘肃发展大业(组图) 甘肃省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兰召开(图) 全国网络媒体丝绸之路节点城巿兰州行釆访活动启动(图

 甘肃新闻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我们在现场(组图)
·甘肃银行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发展
·【创刊65周年】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鼓与呼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他们带给我们的温暖记忆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记录陇原巨变 传颂建设辉煌
·甘肃一县长猝死引网友猜疑 当地民众:确为牺牲(图)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见证中国奇迹 讲述甘肃故事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
·甘肃日报:在胜利的炮火中诞生(图)
·金融挂职干部欢迎培训会在兰召开
·甘肃日报编辑部:65年,和你在一起
·黄河铁桥,邓超激情领衔“逗比舞”(组图)
·全省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报名9月1日开始
·甘肃地税组建20年税收总额增长40倍
·民进企业家联谊会联席会议在兰召开
 文化历史
·一代伟人邓小平,留在甘肃的那些往事
·中共元老们的退休生活:不问政事 安享晚年
·中央纪律检查机构是何时建立的 
·亲历者追忆邓小平为香港回归所作贡献
·揭秘邓小平湖南往事:1枚导弹击毁1艘军舰 合算
·邓小平法国留学期间打工铸铁 曾不止一次受伤(图)
·邓小平决策百万裁军台前幕后:得罪人的事我来吧
·邓小平眼中的“年轻一代”胡锦涛
·邓林忆述邓小平:晚年时常查看香港地图
·峨眉山厨师忆邓小平来访:要求四菜一汤不加菜(图)
·邓小平晚年生活:88岁时仍下海游泳八次(图)
·邓小平点评朱镕基:只能当一把手 不能当二把手
·邓小平决策研制太行发动机和歼10:空军是第一
·台词“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的部署”有史料依据(图)
·中央首次为邓小平立传 编写历时8年(图)
 博 客
·高原:书愤 
·高原:说先生 
·神奇的砚韵--藏砚趣谈
·砚韵 藏品趣谈
·晓军:望 秋
·忧郁小猫:《支教日记》十一
·丁晓刚:我送书法给村民
·丁晓刚国画:花牛苹果
 播 客

·“环湖赛”天水绕圈赛航拍
·2014年伏羲大典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
·麦积山石窟__隐藏其中的爱情故
·东方雕塑馆 雪伴麦积山
·粟特族 畅通丝路东西方贸易
·天水——伏羲轶事
·天水顶呱呱
 娱 乐

·2014香港小姐总冠军决出 15号邵珮诗高票当选
·港姐佳丽泳装彩排 候选佳丽试戴后冠(组图)
·港姐泳装彩排试戴后冠 众佳丽备战决赛信心满满(图)
·实拍2014比基尼模特大赛总决赛(组图)
·比基尼洋模特助桂林游客完成“冰桶挑战”(图)
·候选港姐荧光色比基尼亮相 防走光忙解释伤疤(图)
·2014港姐佳丽泳装登上“水上擂台”(组图)
·2014港姐十强出炉 出水芙蓉白裙优雅(组图)
·上海中韩选美总决赛 佳丽各展旗袍韩服美(图)
·港姐候选佳丽着泳装现身彩排 展性感完美好身材(图)

 社 会
·火车站监控拍下嫌疑人仅40秒偷手机全过程(图)
·女子与热播剧中“小三”联系方式相同 惨遭辞退
·幼童被装桶塞上电动车 网友:这孩子非亲生(图)
·孕妇雨中生子血流成河 20多名路人撑伞筑产房
·四川921岁古紫薇树开花 曾被盗卖至88万元(图)
·四川算命先生疑因“算得太准”被人当街杀死(图)
·湖南一中学教官与师生冲突 42人受伤(图)
·女生与男友同属马 校园里拍“三马”婚纱照(图)
·姚明接受冰桶挑战 五少年踩梯子浇五桶冰水(图)
·念斌:在看守所害怕白天到来 亲情是最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