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甘肃>>正文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见证中国奇迹 讲述甘肃故事
(2014-9-1 6:47:27)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 张国华 吴梦寒   打印本页

见证中国奇迹 讲述甘肃故事

甘肃日报记者张国华 吴梦寒

神舟十号发射升空。本报记者郁婕

兰州民众迎接解放军进城。资料图片

2008年7月,大型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完成创新修排赴京向奥运献礼。本报记者吕亚龙

  山丹县陈户乡东门村党支部书记徐逢林承包经营土地5000多亩,办起家庭农场,让农民从传统的种田模式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本报记者吕建荣

  从上至下依次为:1978年6月28日《甘肃日报》一版报道。

  1979年2月2日《甘肃日报》一版报道。

  《甘肃日报》,这份伴随着新中国一起诞生并成长起来的报纸穿越激情岁月,扬帆改革大潮,今天迎来了65华诞。

  65载峥嵘岁月,《甘肃日报》与时代同前行,与人民共甘苦。

  23800多个奔跑的日子,《甘肃日报》每天以新闻报道的方式,见证了我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件重大事件,亲历了每一个重要时刻。

  10万多个精致的版面,讲述了陇原人民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记录了陇原巨变的壮阔历史。

  当我们小心翼翼地翻阅过去那一页页已发黄的报纸时,从一行行充满理性和感情的文字中,从一篇篇真实生动的报道中,分明感受到65年来时代巨变的波澜壮阔,感受到历史车轮前行的风掣雷行。

  记录历史的报纸,也已积淀成为一部厚重的历史。

  见证:我们见证历史的瞬间、时代的浪潮

  ——我们见证了兰州解放的历史时刻,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建设的伟大进程

  诞生于1949年9月1日的《甘肃日报》,如同新生的婴儿,当他惊奇地睁开明亮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甘肃日报》创刊的5天前——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大街小巷沉浸在欢庆之中,《甘肃日报》以兰州解放的庆祝社论作为发刊词;创刊一个月后,《甘肃日报》又见证了全国人民最幸福的时刻——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当天,《甘肃日报》以最热烈的形式——第一次用4个全套红版的内容进行了报道。

  在百废待兴、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甘肃日报》以极大的热情,宣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使“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带来的历史性巨变,宣传发展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和完成对手工业、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大张旗鼓地宣传“一五”期间甘肃兴建的一大批国家重大项目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所取得的辉煌业绩……《甘肃日报》这一阶段的宣传报道,对指导和促进全省工农商业的恢复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们见证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思想大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转折

  我们从未忘记报人的使命:揭示真相,追求真理。

  1978年5月13日,《甘肃日报》以敏锐的政治触角,转发了《光明日报》5月11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这在“左”的思想仍未冰雪消融的陇原大地,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旷日持久的真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报晓之声。

  这一年的6月25日,甘肃省委在全国率先召开了“真理标准”省级座谈会,《甘肃日报》6月28日对这次理论工作座谈会的成果进行了报道。6月27日,省委宣传部和甘肃日报社在兰州联合召开了座谈会,来自各行业的与会者就“真理标准”问题展开讨论。在拨乱反正中,《甘肃日报》高举真理的旗帜,成为思想解放的引领者。

  在思想解放的风起潮涌中,我们迎来了又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转折——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甘肃日报》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瞭望者,为甘肃的改革开放鼓与呼,记录着陇原大地从农村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

  “高学兰养鸡对不对?”“袁海贵的‘尖’能不能冒?”“待业青年办企业行不行?”……《甘肃日报》上开展了一系列大讨论,在“新观念”与“旧框框”的碰撞中,在“左”与“右”的摇摆中,在姓“社”与姓“资”的疑惑中,《甘肃日报》以党报应有的政治敏锐和拨云睹日的卓识远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向干部群众讲清了党的政策,解除了人们心头的疑虑。

  1980年3月29日,《甘肃日报》报道了永靖县刘家峡公社四沟大队包产到户的情景,写出了农民的真心话:“一条龙不见了,一窝蜂拆散了,大锅饭砸烂了,懒汉当模范了,农业在实干了。”这篇报道的结尾写道:“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多么美,使人们充满了胜利的信心。”今天,当再次阅读这样生动的报道时,仍让人感觉到历史的余温。

  记录:我们记录陇原大地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每一次命运的转折

  ——我们见证了陇原儿女向贫困决战的艰难历程

  贫困是甘肃的基本省情,也是历届省委省政府下功夫破解的难题。多年以来,陇原儿女矢志不渝地与贫困作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从未停止。我们见证了这一波澜壮阔、曲折艰苦的历程。

  1982年,国家启动了“三西”扶贫计划。1983年1月,为制定甘肃“两西”扶贫建设规划,国务院“三西”领导小组来甘调研并召开国务院“三西”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对甘肃“两西”扶贫作出部署。《甘肃日报》及时对这一重大决策部署进行了报道,传达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声音,廓清了概念、厘清了思路。

  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努力在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9月17日,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我省扶贫攻坚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甘肃日报》对省委省政府的这一重要部署和新阶段我省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进行了突出报道和解读。“1236”,正成为陇原人民向贫困决战的最响亮的冲锋号令。

  2000年,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出台了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甘肃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期。《甘肃日报》围绕西部大开发,14年间刊发了数千篇鲜活生动的报道,反映了西部大开发的建设成就,展现了国家扶持政策给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的巨大活力。

  ——我们目睹了建设山川秀美甘肃的新图景

  自然条件严酷的甘肃,为改善生态环境,陇原儿女几十年来一直坚持播绿不止,《甘肃日报》见证了再造美丽甘肃的每一个重要阶段。

  从1978年启动、建设跨度达30多年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到31年前胡耀邦同志视察甘肃时提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反弹琵琶”发展之策;从1998年10月1日起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历史性转变,到2002年4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全面启动,《甘肃日报》的记者多少次踏遍青山,反映了我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所取得的巨大成效。这些现场见闻报道,成为《甘肃日报》的精彩之笔。

  2013年12月19日,《甘肃日报》刊发了国务院通过《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消息,甘肃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已上升到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高度,揭开了新的一页。

  ——我们亲历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陇原人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甘肃日报》新闻人亲历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变迁。

  从2003年起,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投入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省开始试点并很快推广开,《甘肃日报》对这项惠民政策及其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进行了充分的宣传。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正在逐步解决。

  2005年3月6日,《甘肃日报》一版刊发的一篇不长的报道,透露出多项惠民的利好消息:全面取消农业税和牧业税,全省2000多万农民一年可直接得实惠达14.7亿元;从当年4月份起,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提高10%;从这年春季开始,我省贫困家庭学生将享受免教科书费、免学杂费、补助寄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

  双基教育、医疗改革、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一项项惠民工程,成为《甘肃日报》几十年来一直关注的焦点。

  ——我们领略了甘肃文化建设的绮丽风景

  甘肃贫瘠的土地上,却有着富有的文化禀赋和人文资源,一朵朵文化“奇葩”绚丽绽放。

  1959年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的《枫洛池》,是陇剧的开山之作,入选“中国戏曲百部曲”;1979年6月28日,《甘肃日报》刊发《欢呼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的诞生》,这部被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的舞蹈剧,为中国舞蹈剧开辟了新路,成为中国舞蹈剧的经典之作;2000年4月24日在北京中国剧院首演的《大梦敦煌》,再次成为中国原创舞剧中的巅峰之作;2006年9月12日,新编陇剧《官鹅情歌》首演,这是继《枫洛池》之后陇剧的又一力作,标志着有55年历史的陇剧走上了又一个艺术高峰……

  创刊于1981年1月、作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亚洲排名第一的《读者》,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是甘肃的独特文化名片。

  《甘肃日报》刊发了大量的文化艺术评论,探析甘肃令世人称奇的“文艺复兴”现象。

  2013年2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甘肃日报》的记者从北京发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国务院批准,这成为加快甘肃文化大省建设、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的又一战略平台。

  ——我们感受了甘肃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

  甘肃有着雄厚的科技创新力量和潜力巨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以应有的新闻敏感,追踪甘肃科技创新的步伐。

  1988年12月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建成我国第一台大型重离子研究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3年后成立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使中国进入重离子物理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国际先进行列。

  从2003年开始在我省不同生态区域试验示范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成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结束了半干旱地区被动抗旱的局面,开辟了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一项项“甘肃创造”和“甘肃发明”,成为《甘肃日报》的重头新闻。

  我们一起仰望星空,探求宇宙奥妙。从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到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从1999年11月20日发射的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到2013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甘肃日报》及时刊发了大量报道,有幸见证和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与腾飞。

  本版责任编辑:张国华

  版面编辑:申嫣图片翻拍:吕亚龙


相 关 新 闻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甘肃日报:在胜利的炮火中诞生(图)
·甘肃日报编辑部:65年,和你在一起·欧阳坚赴临夏回族自治州调研双联和扶贫工作
·王三运在金昌调研教育实践活动和改革发展·【甘肃日报】北顺村双联故事:“双联一定要联教育”
·甘肃日报新闻记者证2012年度核验公示·《甘肃日报》顺利实施自办发行
·《甘肃日报》首次被评为全国印刷精品级报纸·热烈祝贺甘肃日报社报业大厦工程奠基(图)

最 新 图 片
王三运会见柬埔寨客人(图) 痛祭甘肃省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图)  王三运考察兰州第二水源建设项目(图) 邓小平关怀甘肃发展大业(组图) 甘肃省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兰召开(图) 全国网络媒体丝绸之路节点城巿兰州行釆访活动启动(图

 甘肃新闻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见证中国奇迹 讲述甘肃故事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
·甘肃日报:在胜利的炮火中诞生(图)
·金融挂职干部欢迎培训会在兰召开
·甘肃日报编辑部:65年,和你在一起
·黄河铁桥,邓超激情领衔“逗比舞”(组图)
·全省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报名9月1日开始
·甘肃地税组建20年税收总额增长40倍
·民进企业家联谊会联席会议在兰召开
·甘肃省第九届残运会暨第三届特奥会开幕
·中国·陇西第七届中医药博览会开幕
·王三运对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批示
·妻子眼中的柴生芳
·甘肃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兰召开
·甘肃省九届残运会组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文化历史
·一代伟人邓小平,留在甘肃的那些往事
·中共元老们的退休生活:不问政事 安享晚年
·中央纪律检查机构是何时建立的 
·亲历者追忆邓小平为香港回归所作贡献
·揭秘邓小平湖南往事:1枚导弹击毁1艘军舰 合算
·邓小平法国留学期间打工铸铁 曾不止一次受伤(图)
·邓小平决策百万裁军台前幕后:得罪人的事我来吧
·邓小平眼中的“年轻一代”胡锦涛
·邓林忆述邓小平:晚年时常查看香港地图
·峨眉山厨师忆邓小平来访:要求四菜一汤不加菜(图)
·邓小平晚年生活:88岁时仍下海游泳八次(图)
·邓小平点评朱镕基:只能当一把手 不能当二把手
·邓小平决策研制太行发动机和歼10:空军是第一
·台词“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的部署”有史料依据(图)
·中央首次为邓小平立传 编写历时8年(图)
 博 客
·高原:书愤 
·高原:说先生 
·神奇的砚韵--藏砚趣谈
·砚韵 藏品趣谈
·晓军:望 秋
·忧郁小猫:《支教日记》十一
·丁晓刚:我送书法给村民
·丁晓刚国画:花牛苹果
 播 客

·“环湖赛”天水绕圈赛航拍
·2014年伏羲大典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
·麦积山石窟__隐藏其中的爱情故
·东方雕塑馆 雪伴麦积山
·粟特族 畅通丝路东西方贸易
·天水——伏羲轶事
·天水顶呱呱
 娱 乐

·港姐佳丽泳装彩排 候选佳丽试戴后冠(组图)
·港姐泳装彩排试戴后冠 众佳丽备战决赛信心满满(图)
·实拍2014比基尼模特大赛总决赛(组图)
·比基尼洋模特助桂林游客完成“冰桶挑战”(图)
·候选港姐荧光色比基尼亮相 防走光忙解释伤疤(图)
·2014港姐佳丽泳装登上“水上擂台”(组图)
·2014港姐十强出炉 出水芙蓉白裙优雅(组图)
·上海中韩选美总决赛 佳丽各展旗袍韩服美(图)
·港姐候选佳丽着泳装现身彩排 展性感完美好身材(图)
·房祖名看守所条件曝光:10人一间 3餐简单

 社 会
·火车站监控拍下嫌疑人仅40秒偷手机全过程(图)
·女子与热播剧中“小三”联系方式相同 惨遭辞退
·幼童被装桶塞上电动车 网友:这孩子非亲生(图)
·孕妇雨中生子血流成河 20多名路人撑伞筑产房
·四川921岁古紫薇树开花 曾被盗卖至88万元(图)
·四川算命先生疑因“算得太准”被人当街杀死(图)
·湖南一中学教官与师生冲突 42人受伤(图)
·女生与男友同属马 校园里拍“三马”婚纱照(图)
·姚明接受冰桶挑战 五少年踩梯子浇五桶冰水(图)
·念斌:在看守所害怕白天到来 亲情是最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