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策交给群众和市场主体
——五谈学习研究政策谋划转型跨越
甘肃日报评论员
学习研究政策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不但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政策中找机遇、用机遇,还要把政策交给群众和市场主体,让他们从政策中找机遇、用机遇。
群众和市场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政策不能锁在抽屉里,不能束之高阁,既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也要面向市场主体、服务市场主体。政策的生命在于落实,离开群众和市场主体谈落实,永远只是空谈。实际上,落实政策的过程,就是发动群众参与、实现群众意愿的过程,就是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效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只有为群众和市场主体所知所用,并最终为其谋利益,才会真正获得生命,真正体现价值;政策只有生长在市场经济的沃土中,才能开花结果,实现政策效益的最大化。否则,如果政策与群众不见面、政策与市场两张皮,再好的政策也难以产生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同样的政策,落实的效果千差万别。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是不是很好地把政策交给了群众和市场主体。应当看到,甘肃之所以发展不足,固然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也有群众参与度不高、市场经济不发达、体制机制不活的因素。一些与群众福祉密切相关的政策,群众没有掌握,少有参与;一些地方在运用政策谋划发展时,缺乏市场理念,违背市场规律,导致政策走样,落实乏力;一些优势资源由于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很难变成发展优势。为此,要破解甘肃发展不足的矛盾,就要把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完完全全地交给群众和市场主体,使之变成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谋发展的自觉行动。
把政策交给群众和市场主体,一定要正确处理干部与群众、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各级干部在落实政策时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落实政策,既要用好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又要用活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总之,各级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市场,带领群众一起闯市场,共同谋发展,努力实现干部和群众、政府和市场的同频共振。
群众最有创造力,市场最有生命力。我们相信,把叠加的政策交给群众和市场主体,必将开创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