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甘肃>>正文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纪实
(2007-7-18 9:27:19)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甘肃日报 > 六版   打印本页

  西出兰州,经临洮,过康乐,车窗外阡陌纵横,满眼绿意盎然,清澈的洮河水依着山势蜿蜒流过,使人一时之间有了一种置身江南之感。与几年前相比,沿途所有的草木仿佛受了什么召唤似的,都在夏日的阳光下使劲地疯长,目光所触,全然看不见半点的荒芜。就在这片浓得化不开的绿意之中,闪眼而来的一座云雾缭绕的高山,便是驰名陇上的名山莲花山。莲花山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又是一座佛道教名山,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洮岷花儿”的发源地,更主要的它是洮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

  今年7月的一天,当记者来此采访时,看到保护区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一条平整的柏油路已修到了山上,管理局也建起了漂亮醒目的宾馆、综合服务楼等新的建筑,管理人员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初步得到了改善。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宇翔。这位脸色黑红的西北汉子,1984年从甘肃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即在这里扎下根来,和其他干部职工一道,在保护区一干就是23年。“办好单位的事,办好职工的事”,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和要求。如今,这位洒下辛劳汗水、付出青春岁月的管理者,看着满目青山,谈到这些年保护区的发展变化,竟是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对这片绿色充满了浓厚的感情和深深的眷恋。

  在这些年里,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和保护区建设力度的加大,保护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莲花山更深的林区内,一些保护站仍然没有通电。据杨局长介绍,有的保护站开始建站的时候,那里的一片瓦、一块砖,吃的米面菜等生活用品,都是干部职工们自己肩扛手提上去的,来回一趟就得步行四五个小时。职工们长年守在那里,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信号。晚上在幽暗的煤油灯下,面对茫茫林海,难得有机会和外界接触,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无私的奉献,才保住了这片绿色,才有了不曾干涸的洮河,才滋养了洮河两岸几十万亩的良田,才唱出了响遏行云的洮岷“花儿”。

  青山不老碧水流

  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南部的康乐、临潭、卓尼三县境内,总面积1169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9.3%,是黄河一级支流———洮河上游一片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生物多样性基地,也是陇上有名的风景旅游区。保护区属野生生物类别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麝、斑尾榛鸡等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为正县级事业单位,编制90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3月,经省林业厅批准,在保护区实验区内建立了莲花山省级森林公园,2005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莲花山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保护区内森林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亚高山针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干旱地区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区内具有明显的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包罗了从温带到寒温带的典型自然景观,是欧亚大陆从温带到寒温带主要植被类型的缩影,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据统计,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90科346属745种,列为国家保护的有星叶草、桃儿七、野大豆等11种和兰科植物15种;有野生动物76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7种,属于国家Ⅰ级保护的有马麝、林麝、斑尾榛鸡等8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的有马鹿、苏门羚、蓝马鸡等29种。

  莲花山保护区地处洮河、冶木河汇流的三角地带,是黄河一级支流———洮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水源涵养作用明显。近几年随着保护区周边植被的恢复,保护区内造林力度的加大,原本日渐变小的洮河径流量迅速增大,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多年未见的高峡平湖景象。可以说,没有莲花山这片绿色,就没有洮河碧水清清的今天。

  “花儿”美景醉游人

  莲花山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名山。景区交通十分便利,旅游主干线与省道311线相连,距省会兰州168 Km ,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庐山之美、峨嵋之秀的美誉。

  人文历史悠久。莲花山古称西崆峒。传说,广成子曾在此修成正果。早在明初就被辟为佛、道教名山,有古建筑上千间,能食宿上万人。现遗存的文物古迹有50多处。位于唐坊滩的莲花宝殿,是我国大佛殿建筑中的魁首,曾有赵朴初、黎泉等名人书法家撰写的匾额楹联,为莲花宝殿增添了色彩和意趣。

  民俗风情浓郁。作为中国西北洮岷“花儿”的故乡,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这里有盛大的莲花山“花儿”会。届时来自周边的康乐、临潭、卓尼、临洮、渭源、临夏等10多个县的汉、回、藏、土、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歌手云集这里,自由结伴,游山玩景,尽情对歌,此时莲花山是一片歌的海洋。真是“洮水多情湾又湾,佳人簪珥压云鬟,隔林风送莲花曲,姊妹又过姊妹山”。2004年莲花山被中国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保护基地”;2005年“莲花山花儿会”被文化部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正以一碧万顷的倩姿美影屹立在中国西部,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游客和采风的学者。

  精心呵护硕果丰

  自莲花山保护区成立以来,保护区管理局在省委、省政府、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落实生态建设战略及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按照“全面规划、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以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为中心,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为重点,以提升生态旅游服务功能为突破口,全面提高莲花山保护管理水平。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使保护区内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各项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建立了科学的资源巡护和监测管理体系,实现了基层一线职工由护林者向管理者的跨越,有效提升了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水平。二是以护林防火为重点,加强宣传教育,狠抓火源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建立健全了局、站、点和乡(镇)村、社双轨护林防火责任制,组建了义务扑火队,建成了覆盖全林区的超短波通讯网络,并建立望塔,使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实现了自建局以来连续23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三是贯彻“严管林”方针,切实开展资源保护、综合治理和重点整治活动,通过加强日常巡护,使资源威胁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保护区内基本实现了无盗伐林木、无毁林开荒、无乱占林地、无重大森林病虫害、无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无森林火灾的“六无”目标。四是认真贯彻落实省上有关资源林政管理政策、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资源林政管理,保障了森林、林木、林地资源安全。五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一手抓预防,一手抓防治,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检疫、防治,进一步完善森防目标管理责任制,有效遏制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蔓延的势头。六是以健全自身法规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建设进程,在省人大、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于2006年6月1日经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林业三大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保护区认真贯彻国家重点生态建设战略,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完成森林管护面积56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700公顷;完成三北四期工程营造林面积1169公顷,推动了宜林地绿化步伐;积极开展野生动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头 条 推 荐

中共武山县委中心组学习胡锦涛讲话精神(组

·[武山] 中共武山县委中心组学习胡锦涛讲话精神(组图)
·[天水] 天水市气象台7月17日19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武山] 武山县政府向人民群众承诺的十件实事得到有效落实
·[麦积] 麦积区构建整合项目资金机制 培育优势产业
·[天水] 天水市07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分析及下半年走
·[天水]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第二阶段比赛7月28日进行
·[麦积] 麦积区委中心学习组认真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
·[武山] 武山县召开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观摩检查评比会(图
·[秦州] 组图: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刘巨魁少将在秦州区调
·[天水] 陆武成调研时说:天水生态建设和现代农业成效显著
更多>>>
最 新 图 片
兰州市放心早餐工程今日全面启动 振兴装备制造业构建工业强省新格 甘肃静宁隧道坍塌事故调查 一场本 兰州名酒行七成卖假酒(图) 兰州总投资6000万元打造步行街(组 第14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开

相 关 新 闻

·武都出土一尊观世音坐像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凉州莲花山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展出我军新型装备
任法融捐建中梁上水工程竣工 4170名群众告别吃水难
“打伞组照”引热议 干部当学总理自打雨伞(图)

最新新闻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纪实
·做好人才建设工作 振兴装备制造业
·以李氏文化推动陇西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甘肃省“三支一扶”大学生8月15日报名
·甘肃省10处探矿权公开转让
·兰州牛肉面限价令近一月 部分涨价面馆我行我素
·2007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推荐申报工作即日开始
·兰州市放心早餐工程今日全面启动(图)
·振兴装备制造业构建工业强省新格局(图)
·西和半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成功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在嘉峪关调研
·花椒红了,武都农民笑了
·陇南花椒全国第一——陇南市做大做强花椒产业纪实
·庆阳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
·万人拔河延续民族传统 全国拔河锦标赛甘肃开幕
·破解甘肃陇南经济三级跳
·甘肃静宁隧道坍塌事故调查 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
·甘肃平凉市连遭冰雹袭击 81个村受灾损失逾亿元
·水利部通报甘肃水库溃坝事故 建议对责任人究责
·保护咱们兰州的环境 12家环境违法企业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