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释伏羲庙匾额
宋进喜
二、与天地准
“与天地准”匾是秦州伏羲庙现存匾额中题写时间最早的匾额。此匾现悬于伏羲庙大门,为明代著名学者胡缵宗题写。原刻于“文革”期间佚失。现悬于伏羲庙大门上方的匾额,是天水艺人吴永昌先生于1988年依据所存原匾照片复原的。
“与天地准”出自《周易·系辞传上》。原句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准,意为等、等同(此依高亨解)。有学者或将“准”解释为标准,或解释为法则,等等,我认为都不确切,惟高解最贴原意;弥,意为遍,普遍;纶,意为络,包络。弥纶,意即普遍包络。此句可释为:《易》所阐述的“性命之理”是与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等同的,所以它能够包络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胡氏题书“与天地准”,是赞颂伏羲首创的八卦,高度概括了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
“与天地准”匾无上款,下款为“郡人胡缵宗书”。
胡缵宗(1480—1560年),字孝思,一字世甫,号可泉,又号鸟鼠山人,明陕西巩昌府秦州秦安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曾任安庆、苏州知府,浙江、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山东、河南巡抚等。后因汴京行台失火,引咎辞归。胡缵宗一生著作颇丰。文学著作有《鸟鼠山人小集》、《后集》、《拟涯翁拟古乐府》、《拟汉乐府》、《胡氏诗歌》,经学著作有《春秋本义》、《仪礼集注》、《愿学编》、《近取编》,史志著作有《秦安志》、《安庆府志》、《苏州府志》、《秦州志》等。胡缵宗不仅是著名学者,而且也是书法大家。其楷书宗法颜真卿,刚健遒劲,规整典雅,全国名山名寺多见其墨迹。著名的有江苏镇江焦山摩崖题刻“海不扬波”,山东曲阜孔庙正面第一坊题额“金声玉振”等。在故里天水,现存有其为伏羲庙题写的“与天地准”摹刻匾和为秦安兴国寺题写的“般若”匾。
胡缵宗所题匾额很少署官职和书写时间。尽管在伏羲庙现存明清匾额者中,胡缵宗是书题者中文凭(屈居三甲第一名)、级别都不低的官员(60岁时做到河南巡抚、右副都御史,正二品),但在伏羲庙所题“与天地准”匾额上他既没有署进士文凭、也没有署山西布政使左参政(专管财赋、人事)这一从二品官职,更没有署题写时间。此匾究竟题写于何时?刘雁祥先生曾做过考证。他认为,“与天地准”匾额题写时间大致在嘉靖十三年(1534年)。因为嘉靖十二年至十四年(1533—1535年),胡在山西布政使左参政任内丁忧居家,这期间胡缵宗曾拜谒修葺一新的卦台山伏羲庙和秦州伏羲庙,并写了《羲台记》和《太昊伏羲庙乐记》。《太昊伏羲庙乐记》应作于秦州知州黄仕隆刻立巡按甘肃御史张鹏所撰伏羲庙祭祀礼乐的时间,即嘉靖十三年(1534年)。
我虽赞同刘先生所说,但我认为胡缵宗题匾时间还是不仅仅局限在这一年为好。因为,胡氏所写《太昊伏羲庙乐记》中有“今岁春,侍御……按行至郡,既谒庙,遂及祀事……未有有仪文而无声容者,……乃檄仕隆召工制器……乃又自撰《迎神曲》一, 《送神曲》一”,“即事告成,仕隆以复侍御,侍御告之庙,付执事者掌之,以供祀”,“仕隆介节判刘溪属胡缵宗记,缵宗有感于神之听之也,敬为之记”等记事。由此可推知,胡缵宗作记时间肯定在侍御张鹏撰写祭祀礼乐之后;而从黄仕隆通过节判刘溪请胡缵宗作记可知,胡作记时或不在秦州,而在秦安或者其他地方。再说,胡缵宗题写 “与天地准”匾额,或在作记之前,或在作记之后,或如刘先生所言与作记同时(且作记时间亦不能断定),皆未可知。故我认为,胡氏题匾时间确定为“嘉靖十三年(1534年)前后”较为妥贴。即使如此,这一推断也只有在确定胡氏丁忧期间题书伏羲庙匾额的前提下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