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名胜百景系列之二十一
城隍庙
■文/安志宏图/蒲克俭
春云漠漠接残霞,老树森森栖暮鸦。
传有英魂夜半泣,但看浮世只余嗟。
汉家山水支离碎,金谷酒杯狼藉斜。
烈士肝肠经火浴,忠祠回望淡烟遮。
上联:当年刘季身困荥阳,百官怵心,唯有将军敢蹈火;
下联:今日纪信魂归天水,万人仰目,岂独祠堂能接云。
【艾 叶 李吉定】

城隍庙又称“汉忠烈纪将军祠”,是祭祀西汉名将纪信的地方。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述,在秦汉相争的荥阳战役中,汉高祖刘邦被项羽所困,纪信假扮高祖夜出东门诈降诳项羽,得使刘邦遁出西门脱险,而纪信被项羽烧死。事后,追封纪信为“忠烈将军”,并为天水城隍。
城隍庙坐落青年北路口,始建于明初,后经10余次维修扩建,形成了一座3门4进6组21座殿、廊、庭、楼的建筑群。前门是一座面阔3间的高大牌坊,上有于右任草书“汉忠烈纪将军祠”。牌坊后是高大灰壁朱红大门,大门上有蒋介石书“精神尚在”四字,两侧是邑人邓宝珊先生摹清人董平章的对联:“楚逼荥阳时,凭烈志激昂,四百年基开赤帝;神生成纪地,作故乡保障,千万载祜笃黎民。”因纪信舍身救主事迹感天动地,故后人诗联吟赞不绝。陈琳先生撰联:“倘无将军献身,难定荥阳一决,鹿死谁手?幸有忠烈传世,若同淮阳半殂,名归何人。”
大门内通道两侧,各建单坡长廊十二间。连接长廊有一小牌坊,坊后建卷棚直廊做二门。二门内原为宽阔的三合院,院北正中有重门,是一座单檐庑殿顶三间两廊二层楼式的建筑,规模较大。重门东西有钟鼓楼,重门后是隍庙的主体建筑,为三间卷棚式悬山顶厦庭和三间卷棚式歇山顶拜庭。其后高台上有单檐歇山顶大殿三间,琉璃脊瓦。飞檐螭兽,梁架结构和檐下斗拱具有明代建筑特征。殿后有小三间悬山顶寝宫,更是精巧别致。庙内有古柏5株,清代匾额15块。整个院内,古槐荫郁,苍柏挺拔,参观游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