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走进天水>>正文

汉柏唐槐话天水(下)
(2006-12-4 13:42:22)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天水日报  打印本页

古人桑梓情深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之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之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之君子,福履成之。”《诗经·周南》中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而又意味深长的优美语言,抒发了人与树木的相互关爱,表达了朴素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哲理。它可能是中国古代有文学史以后我国第一首表达人与树亲密关系的诗歌。由此看来,远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感恩于树木对人生活的关爱和庇护,并且敬仰给人们带来福祉的树木,用心呵护树木,让树木造福桑梓。

  天水南郭寺的“春秋柏”,也是一棵栽种于春秋时代的古柏。这棵硕大的古柏向我们证明,天水人的祖先爱护树木的人文传统至少有两千多年了。它也证明,人文环境的良好,是天水能够保存众多古树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观天水二千七百年的建城史,从秦人先祖在天水始设邽、冀两县,到西汉王朝在天水设立统治陇右地区的天水郡,再到唐宋时期统治陇东南的秦州府。以及后来明清时代的陇右道秦州府。处于丝绸之路交通要地的天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重要,物产的富庶,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和传统。在更早的上古时代,这里是女娲部落和伏羲部落的繁衍生息地。人文的悠远和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在这片较早开化的土地上根深蒂固。明清以前,历代王朝都把这里视为“前庭院里的花园”。他们派到秦州的官吏,多数都是皇亲国戚或心腹之臣。到天水作官,虽无高位重权,却是生活和享受的好地方。在漫长的王朝年代,除去三国时期和后来唐玄宗天宝年间的战争动乱,天水和陇右在大多数岁月里都处于相对安宁的和平环境。这就使得当时的天水人可以安心于物质和精神享受,有心于花草树木的栽培和风花雪月的时尚,美化自己的家园和生活。这种人文时尚并非一时的生活取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环境背景。比如,在宗教方面,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天水的兴起,很快造就了著名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及其精美绝伦的雕塑艺术。在建筑方面,秦人开创的板屋及其朴实而又精致的雕梁画栋的建筑艺术,直到今天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渭水流域乃至我国北方的建筑风格。西秦岭和陇右茂密的原始森林资源,让古代天水人生活在树木和花草之中。人们受益于森林和树木,自然在思想意识中关爱树木和森林。民间栽植花草树木在各个王朝时期都蔚然成风。这个时尚或者说人文传统,显然也得到了当时官方的倡导。

  以现存六百年以上的古树为例,多数生长在昔日官府衙门和社会名流人家的庭院;或者道观和寺院;或者古老村镇的宗庙祠堂。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年代,官府、贵族和大户人家的门庭,总要长有硕大的树木,而且是国槐和松柏这些有长寿和福祉象征意义的大树,既是一种权势和地位的昭示,一种文化财富的昭示,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造福子孙的人文精神的追求与展示。在道观、寺院、宗庙和祠堂里生长的古树,是另一种启迪和教化,一种召唤和宣扬。人的精神追求和享受,赋予并演化成树木的美丽年轮和风情,促成了树木的广泛栽植和关爱,成为天水在各个王朝时期经久不衰的人文情怀和优良传统。也为今天的我们留存下一笔无价的精神文化遗产。从今天还活着的古树身上,我们能看到往昔岁月里。秦州城乡古树星罗棋布,林阴相拥相接,树下童叟与家犬相嬉戏的美好画面,也能想象出天高云淡时节,或者瑞雪飘飘时节,硕大的古树枝叶与古老的秦州屋檐相映生辉的优雅景致。

  崇尚人文情怀,保护珍贵古树据我的考察了解,现天水市辖区存活的古树,以国槐、侧柏、松树、榆树、皂荚、银杏居多,其余为龙柏、灯笼木、枫树。由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人为伤害,许多古树身处困境。以古树最多的秦州、麦积两区为例,有四分之一的古树已经在近二十年里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居民生活污水的长期浸泡,腐烂了古树的根脉。此外还有砍伐。另有四分之一的古树身上缠满了人们晾晒衣物的铁丝、电线、电话线和闭路电视线。去年,笔者在考察和拍摄麦积山孟家村宋代古松时,发现这棵被天水人认为比黄山松姿态更优美的古松已经死亡。原因是村里的老乡经常把牲口拴在树上,牲口啃光了树皮,导致了这棵珍贵古松的死亡。在麦积镇街子村,一棵唐代栽种的“九股松”,于“文革”后期被砍伐。邻近的八槐村,被誉为古镇一大景观的“八股槐”已有九百多年树龄,因人为破坏和雷电的伤害,如今仅残存三枝主干,危在旦夕。在久负盛名的甘泉古镇双玉兰堂,堂前两棵玉兰古树也是每况愈下。原因是院内太平寺每年一度的庙会期间,尼姑们于院内大摆道场,起灶作炊,年复一年的烟熏火烤,让这两棵唐代栽种的玉兰古树备受煎熬。在秦州城区,一些旅游景点的古树下达几年都装置了强光照明彩灯。事实上,树木和人一样,在夜间也需要休养生息。这些强烈的灯光整夜照射,严重干扰了古树的生物节律,强迫它们不停地发生光合作用,无疑会加速它们的衰亡。

  人与树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应该是一个文化与文明的永恒话题。天水及陇右历史上人们对树木的关爱和保护,只能说明我们先祖的功德和人文精神。作为现代人,我们享受着古人的文化和物质遗产。断不能以享受者和继承者的短浅目光对待这些弥足珍贵的古树,及其代表和象征着的古文明成果。只有加倍的呵护,才能传承这座古城的人文精神,延续和丰富她的人文内涵。(下)


新 闻 推 荐

天水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交通工作综述

·台319枪击案关键人称检调策划其离开台湾
·查韦斯宣布成功连任委内瑞拉总统(组图)
·汉和称解放军一批新歼完成总装将装备浙江(图)
·台欲用“穷人核弹”对大陆登陆部队毁灭性打击
·中国“龙”标志易遭西方曲解 重建形象课题立项
·安徽“短信狱”事件拷问吏治监督之痛(组图)
·贵州县长遇害续:曾半年关闭300黑煤矿
·贵州县长遇害案疑犯母亲坚信儿子受人唆使
·施明德明起“自囚” 按坐牢规格至阿扁下台(图)
·综述:老枪手多哈发神威 乒乓球男女团双夺冠
·贵州县长灭门案续 被害人家属质疑抢劫杀人说法

最 新 图 片
天水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交通工作 西北地区的“大菜园”——武山县 组图:祭拜伏羲 捐献书画 组图:天水强制解体报废出租车 记首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 我国首批最高级别旅游区(点)开评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天水古树
·花两千元 千年古树跟你姓
·天水玉泉观千年古树面向社会公开冠名保护
·玉泉观800年古树倾倒 谁之过?
·玉泉观古树复壮工程竣工
·古树意趣浓 名泉韵味深
·“十万天兵”保卫伏羲古树
·“十万天兵”保卫伏羲庙千年古柏
·伏羲庙国槐
·天水古树
·潘诗麟:读天水日报有感之三
·汉柏唐槐话天水(上)
·玉泉观鼓楼前078号古树倾倒现已紧急救护(图)
·唐槐、桑树、左公柳解读兰州“绿文化”
·古树意趣浓 名泉韵味深
·伏羲庙国槐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出版发行
·村民捐资:关子镇一千年古树得抢救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贵州县长灭门案续 被害人家属质疑抢劫杀人说法
激素丰胸弄出巨乳症(组图)
组图:凯渥六名模遮胸入镜 若隐若现演绎瞬间美

最新新闻
·赵春强调:科学管理 确保藉河工程按期蓄水
·我市技术人员须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新一轮天水市城市规划将于明年申报
·全市麦加朝觐工作协调会议召开
·杨维俊:实施“五五”普法规划 加快依法治市进程
·张家川战国墓葬形制全国罕见
·作家何彦杰(秦岭)被授予天津市职工艺术家称号
·摸着石头过河——《直播天水》打造精品栏目的实践
·秦州区藉口果品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天水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交通工作综述
·全市中德造林项目工作会议召开
·天水开展“12·1”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
·关于举办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媒体展示活动的通知
·武山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天水市第一批名录
·西北地区的“大菜园”——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侧记
·[天水国旅]香港澳门全景双飞五日游(1880元/人)
·秦州区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实施方案》
·甘肃省第一座数字试用型变电站在天水落户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展战略扫描
·感谢你 天水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