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激发企业发展正能量
——张家川县非公企业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的大环境下,目前公司的销售收入1700万元,预计到年底将会达到2000万元,与去年底900万元相比翻了一番,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广大员工的辛勤努力,更离不开党员骨干的先进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张家川县建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兼企业党支部书记苏建明如是说,事实的确也是如此。在今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公司党组织按照生产、运输及销售等环节设立3个党员责任区,责任区的5名党员,能够潜心钻研、执着追求,严格把关、厉行节约,真正成为公司生产效益大幅提升的“一面旗帜”“效益功臣”,这也得益于企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今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张家川县非工委按照“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压茬实施”的工作思路,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促进了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注重宣传引导,筑牢思想基础。县非工委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方式方法以及要达到的目的,并加强与企业出资人的沟通,消除了他们的思想顾虑,争取理解支持,各非公企业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踊跃建言献策,形成共识,达到了开门搞活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形成了重视和关心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各非公企业采取“业余、小型、分散、适当集中”的方式,通过集中学习、观看专题片、请模范人物作先进事迹介绍,抓紧班前班后一刻钟、午餐食堂话典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教育,提高了企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职工中的知晓率,引导非公企业党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开展活动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健全工作制度,夯实工作基础。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县非公企业工委建立了两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活动联系点制度。确定局班子5名成员分别联系1个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站和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全系统70名干部按照“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每人联系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党建指导员“绿卡”联系制度,每个党建指导员制定“绿卡”,统一编制号码,注明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加强与联系企业的沟通协作,全程指导联系点的教育实践活动。非工委成员每人联系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参加联系点活动,把握进度和方式,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成党建示范点。二是动态跟踪落实机制。非工委成立了六个指导小组,指导和督促非公企业开展教育活动。切实做到领导落实、力量落实和责任落实,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夯实了组织根基。
强化分类指导,务求取得实效。与传统领域党建工作不同,非公企业情况较为复杂,全县非公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党员不稳定而且流动性较强,针对不同类型的党组织和不同行业的党员,县工委组成调研组,深入非公企业开展调研,摸清实情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分类指导、体现特色、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对全县83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了分类,对于建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10个先进企业党组织,由县非公企业工委成员和县工商局班子成员负责联系,指导企业党组织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着力在发挥“两个作用”上树立典型,不断提升党组织服务企业发展工作水平,助推企业发展壮大,为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先进借鉴经验。对于南川建材有限公司等38个党建工作基础较好,能够独立开展活动的企业党组织,由科所负责人负责联系,指导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如何贴近企业实际,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着力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先锋意识弱化、带头作用不明显以及联系群众不紧密等问题,企业党组织要按照“三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标准征求意见、查摆问题、进行整改。对于党员人数较少、党建基础比较薄弱以及联合建立的党组织,由工商干部负责联系,重点加强学习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为主,指导企业党组织积极争取企业主的理解与支持,为开展党建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确有实际困难的,要求企业党员就近参加村、街道(社区)或其它党组织开展活动。
创新活动载体,确保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中,各非公企业党组织认真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建设小康当先锋活动”,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不断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政治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建立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过程中,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紧贴岗位工作实际纷纷承诺践诺,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先进性。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岗位职责中。张家川县建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和伊味思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党员明确承诺,尽职尽责生产更多更好的安全放心清真食品,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同仁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党支部党员纷纷承诺,绝不销售假冒伪劣装饰材料,也禁止其它不合格装饰材料进入市场,成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者。二是将弘扬企业先进文化和企业形象贯穿于岗位职责中。在县工商局的业务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张家川县企业注册商标从无到有,“伊味思”“鑫阳”“曦龙”等商标先后成功争创为甘肃省著名商标,随着品牌效应的带动,各非公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大,对企业党员员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各非公企业党员员工坚持以岗位职责为工作要求,以树弘扬企业先进文化为己任,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建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为了丰富清真食品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和设备、党员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宣传本公司“纯洁无染,成一不二”的独特清真饮食文化。同时坚持把兴办公益事业作为公司党支部回馈社会的关键措施,作为弘扬企业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全面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计划,积极参与“献爱心、送温暖、爱心助残、捐资助教”等公益活动。陇新综合商贸有限公司党支部近年来吸收下岗职工40多人,先后为公司驻地村捐助道路硬化资金10多万元,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及舟曲特大泥石流、雅安地震募捐8万余元救灾资金,为“双联村”捐资捐款2万余元,帮扶困难党员、群众、职工50多人次,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了企业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通过设岗定责、公开承诺践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举起共产党人的鲜明旗帜,搭建起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使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活动贴近党员实际、融入岗位职责、化为岗位行动,有力地促进了非公企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