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9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委书记刘长江主持召开全县工业商贸交通工作专题会,研究安排2012年工业、商贸、交通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李肖锋,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县政协主席关春生,县委副书记妥国保,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夏草,县委常委、副县长马全荣,县人大副主任马毅峰,县政府副县长张海平,县政协副主席马威出席会议。县委办、政府办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在听取全县工商经济发展工作汇报后,刘长江提出五点要求。一要突出特色优势发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特色优势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根据县境内资源禀赋、民族特色优势和区位特点,加快全县资源的勘察、整合和综合开发利用步伐;要有选择的引进合作开发企业,争取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使经济效益达到最佳。二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前期工作和工业发展条件改善,按明年3月份将争取和实施的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做深做细,争取明年开春顺利动工实施;一手抓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在清真食品加工、皮毛加工方面突出全县资源和民族优势,选择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洽谈合作。三要主攻三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东部矿产业开发园区、中部清真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和西部皮毛加工贸易园区三大工业园区布局合理、定位准确。要尽快成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抽调工作人员,强力推动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做好园区内土地控制。四要全力抓好“双五工程”。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2012年建设的五十万吨铁铜精粉技改项目、500吨阿胶生产线项目、风力发电项目、10万头肉牛屠宰线项目、清真食品城建设项目“五大工程”;另一方面要抓好2012年谋划论证的100万吨精密铸件产业化基地建设、200万吨水泥生产线、皮毛产业园、煤电、煤化工 “五大工程”。五要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尽快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强化市场建设与管理,加快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意识,坚定发展工商经济的决心和信心,按照立足资源优势、强化扶持指导、完善服务体系、突出优势产业、逐步做强做优的总体要求,以矿产业、民族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切实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及市场、小城镇建设,强力推动全县工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听取全县交通发展工作汇报后,刘长江提出六点要求。一要抓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二要抓统筹,最大限度用好项目和资金。要坚持在项目设计、申报、实施过程中抓统筹,要围绕全县重点项目、重点区域抓统筹,要根据全县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需要抓统筹,有效整合统筹全县所有交通项目和资金。三要抓质量,下功夫提高工程质量。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抓好工程资金投入、质量监督、后续管理工作;要严把工程设计、招投标、原材料采购、施工程序等环节关口。四要抓农路,尽心尽力办好惠民实事。要紧密结合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事前管理,围绕农业“三区三园五带”等重点项目、重点区域抓好农田道路建设。五要抓养护,提高农村道路的管护水平。县财政要专门安排农村道路养护经费;相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农村道路养护的一整套办法,探索建立农村道路养护新机制,实行乡村联合承包农村道路养护机制,切实提高农村道路管护水平。六要抓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体系。要加强交通项目建设监管机构,积极充实项目建设监管力量,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制,进一步靠实各级责任,保证全县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与管理顺利进行。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就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五点要求:一要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优惠政策,多方争取国家投资。二要严把园区入驻企业关口,算准项目投资强度,根据项目投资规模,效益等情况,有重点的引进规模大、前景好的项目和有实力的企业。三要切实做好三大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依托天平铁路、县内资源优势和现有发展基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度,进一步提升张家川县工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发展能力。四要加快园区前期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完善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入驻园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五要认真研究、客观评价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特点、必要条件和地方产业发展承载能力,准确制定适合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意见及方案,为县委、县政府谋划今后工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会上,工信局、招商局、交通局分别就2012年全县工商经济发展、交通道路建设工作作了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