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登歧演示皮影的表演方法
新华网兰州7月15日电(孙煜东)皮影戏俗称灯影戏,也是中国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民间流行,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皮影是选用上等的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多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皮影在艺人的操纵下,靠灯光的透射,将影人映现到屏幕上(俗称亮子)。随着乐器伴奏和唱腔配合,便成为“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意趣盎然的活动艺术形象了。因此,雕簇皮影在古代便是专门的技艺,经过千百年,一直相延到今日。
在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中沙村三组就有这么一个75岁的老人叫马登歧,马老一家三代痴迷捍守着在武威濒临失传的皮影艺术。这位多才多艺的老人提起皮影艺术有点尴尬和惆怅,因为懂得皮影艺术的民间艺人很少很少了,现在没有更多的人能把这些宝贵的艺术继续发扬光大他很担心。

马登歧展示老藏品
马老的皮影演艺生涯有60多年了,他从小就跟随爷爷学艺,年轻时起就没有停过制作皮影的活儿。他制作的一些龙凤禽兽、花树虫鱼、山石门景、亭台楼阁、军帐兵器、城桥塔寺等等攒满了几大箱,有200多件,其中有些是他爷爷手上遗留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很珍贵的。有了皮影必须还得会演戏,马老一家三代组成的戏班在村里很有名气,现在他保留的皮影戏剧剧目有30多部。虽说本乡本土的人看皮影戏的人很少了,但马老时不时的还带领全家,在逢年过节时出去在四乡演出很受他乡人们的喜爱。
如今在马老一家人眼里,哪怕是一根木棍、一件皮影头像或是身子,都是那样的视若珍宝。而正是这些偶具,现在正在从马登岐手里一件件往儿子、女婿、孙子的手上传。凉州皮影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皮影艺术传人们手上,往后延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