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央视CCTV-3综艺频道《开门迎春晚》栏目隆重推出武山旋鼓舞,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独特魅力,再次撞击了广大观众的心灵,在全网迅速掀起了武山旋鼓舞新热潮。武山旋鼓舞的火红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其在近数十年的发展中走过了一段闪耀的历程,带着几代守艺人的心血走向了国内外,使武山旋鼓舞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武山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旋鼓舞)之乡”。2008年6月,武山旋鼓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对于武山旋鼓舞的起源,最广泛的说法便是“打鼓驱狼”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牧童常年出没于荒山野岭之中,经常会遇到狼的侵害。一天,牧童在山上点燃篝火,打起自制的羊皮鼓,顿时火光照亮山川,鼓声响彻云霄,狼听到羊皮鼓的声音和看到火光后便不敢前来,这也逐渐成为当地的民俗活动“点高山”。此外,还有“祭祀活动”说、“军事战争”说等,从古老的传说中走来的武山旋鼓舞,带着洒脱和奔放,将武山人民勤劳质朴、奋发向上的豪迈,尽情展示给世人。
武山旋鼓舞粗犷豪迈、彪悍威武、浑厚雄壮、气势磅礴,其舞姿绚丽多彩、飘逸流畅、灵活多变、协调统一,曾在中国艺术节、全国锣鼓大赛、公祭伏羲大典等大型节会表演中屡展风姿,并被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2013年6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栏目,专题报道武山旋鼓舞。多年来,武山旋鼓舞先后参加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中国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四届北京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甘肃省第二届群星艺术节等。同时,荣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大赛金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甘肃省第二届群星艺术节银奖,并获2017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记录工程一等奖。2024年,武山旋鼓舞参加了《远方的家》栏目新春特别节目《在中国!这样玩!》文旅大联欢活动,惊艳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美好生活好物集 遇见美好——成都街头走一走”节目,成功跻身《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同年12月,滩歌代家沟、滩歌女子旋鼓队,在全国“四季村晚”武山县滩歌镇卢坪“村晚”同台演出。
2023年,《天水市武山旋鼓舞保护传承条例》批准施行。站在新的起点上,武山县将把武山旋鼓舞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一路汗水,一路欢呼,一路掌声,一路鲜花。武山旋鼓舞从远古走来,带着一方人的血性和风骨,在黄土地和西秦岭的交汇地赓续传承,在渭河文明的发祥地,以雄健奔放之姿,绽放于陇原大地,以粗犷豪迈的魅力,走向未来。(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