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来,武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3341”项目工程为总抓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了鼓舞民心士气,坚定发展信心,为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营造浓厚的氛围,从即日起,县信息中心推出“2015·精彩回眸”系列报道,全面深入展示我县一年来的工作成效。
武山: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15年,武山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足额落实义保经费、寄宿生生活补助等各类补助1.25亿元,为2894名乡村教师发放补贴411.8万元,17所学校食堂和19个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全部完工,18所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建成使用,全县新建校舍5.7万平方米,教师周转房2170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5.9万平方米。高考二本上线人数1104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新农合报销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参合群众报销医药费90.2万人(次)1.3亿元,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让利群众978万元。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新建乡村舞台149个、村文化室77个、村文化广场6个,县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完成新馆搬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加强,武山秧歌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以水源地保护、建设项目环评督查落实等6个方面9大领域为重点,开展联合执法10次,检查重点行业企业138家次,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2家、违法建设项目4个,依法关停和改造燃煤锅炉和土小企业21家。组织实施尾菜肥料化利用等科技项目8个,引进示范推广脱毒马铃薯等新技术13项。成功创建第二轮省级双拥模范县,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县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基本建成。人防、档案、县志、气象、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二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集中力量办理省、市、县确定的惠民实事,年初确定的10项35件民生实事已办结10项26件,其余9件正在按计划推进。大力推进城乡就业,考录安置高校毕业生402人,新增城镇就业6196人,为304名代课教师购买了养老和医疗保险,为387名公务员落实了职务职级并行政策,为6105名乡镇工作人员落实了乡镇工作补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37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45万元,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统筹比例由7%提高至10%。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21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6%,城乡低保分别提标10%和11%,为14.8万人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五保供养等各类资金1.4亿元。

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努力建设平安武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组建了670人的应急处突队伍和1044人的情报员信息队伍,建成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个乡镇和248个村级社会服务管理站。扎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开展 “突出社会矛盾纠纷问题集中化解攻坚年活动”,制定了《武山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协调例会制度》,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558起。建立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归口接待、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武山县进京非访整治工作问责办法》,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9件,办理上级交办信访案件210件,全县信访形势持续好转。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县安委会、乡镇安监站、村(社)安监室的作用,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建筑企业、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全省安全生产半年工作座谈会暨乡镇(街道)安监站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在武山县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