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来,武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3341”项目工程为总抓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了鼓舞民心士气,坚定发展信心,为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营造浓厚的氛围,从即日起,县信息中心推出“2015·精彩回眸”系列报道,全面深入展示我县一年来的工作成效。
武山:坚持项目为先 着力加快城乡建设

2015年来,武山县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全省“3341”项目工程,千方百计争项目、引资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是项目工作成效明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围绕“3341”项目工程,加强与省、市的汇报衔接,争取到2015年全面改薄、村级幼儿园、保障性住房、扶贫项目、农网升级改造和国开行贷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国家和省级投资项目182个,总投资15亿元,其中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8.2亿元。全面加快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县四大组织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制,共组织实施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06个,总投资132亿元。贺岷公路、武漳公路、310国道升级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5大类102项灾后重建项目提前一年完成,旱作农业示范推广、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认真抓好项目储备。围绕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和战略布局,加强项目储备,建成全县“十三五”规划项目库,提出了“十大”工程包共799个项目,总投资671亿元。筛选确定全县第一批基础设施贷款项目5大类9个,申请贷款9.88亿元,目前贷款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完成全县2016—2018年政府投资项目3年滚动计划编制和上报,确定计划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431个,总投资228亿元。谋划提出全县鼓励社会资本投资(PPP)项目36个,总投资32.4亿元。

二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抢抓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的机遇,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围绕“一轴两点、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西关渭河大桥建成通车、渭北27#路、洛门镇区“五纵一横”道路、县城数字影院、武山大道西段景观工程等项目全面建成,西关棚户区改造、天然气综合利用、城区供热和给排水管网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人民广场、体育馆、城市商业综合体、宁远国际大酒店、县信用联社业务楼、甘肃银行武山支行业务楼等渭北区域6大重点城建项目启动建设。深入推进“三城联创”,扎实开展城区环境秩序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开通了城区2路公交,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多规合一”的初步编制,编制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15个,村庄规划50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顺利,山丹、温泉、桦林、榆盘、龙台5乡完成撤乡建镇,完成了马力镇区后街改造、滩歌镇兴二期市场主体工程、鸳鸯老镇区街道改造、四门镇南滨河路堤防等建设,以乡镇政府驻地村改造为重点,着力完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创建成效明显。以“三线四片两带百村” 美丽乡村示范片带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一池两改三化”建设,拆除危房60多间、违章建筑2000多平方米,改造危旧墙体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260盏,完成各类造林4.48万亩,栽植行道树302公里9.3万株,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马力镇柴庄、北顺、民武等村入围全市“十大美丽乡村”评选。

三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认真研究国家最新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成功举办了武山县项目投资推介会,积极参加“民企陇上行”、“浙商陇上行”等活动,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招商引资6次,洽谈项目13项,组团参加了第21届兰洽会、第26届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和发现·中国土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5项,签约资金53亿元,到位资金43.2亿元,完成市上下达任务40亿元的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