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励志教育基地成为张家川农村党员群众的“乡土党校”
(2016-1-25 11:38:06)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严酷,脱贫致富门路少,贫困面大,贫困度深。是扶贫攻坚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目前,张家川县建成县级扶贫励志教育示范基地3余个。励志教育成为开启致富之门的“金钥匙”。励志教育基地成为张家川农村党员群众的“乡土党校”。

  近年来,县乡大力实施“369”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现了安全饮水、农田道路建设、村级产业互助协会等“十个全覆盖”,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一大批贫困户用自己的双手摘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但也有一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有的本来可以自己办的事情却不办,等着政府和社会的救济和赞助。扶贫先扶志。张家川县把励志教育,作为精准扶贫解放思想和内化行动的“总开关”。宣传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树立“宣传好扶贫也是一种扶贫”的工作理念,把扶贫励志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宣传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亲自策划,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多名记者多次深入贫困村挖掘采访群众身边的感人事迹。比如有常言“脚手不闲,不愁吃穿”年过七旬,靠养牛供读孙子上高职的老人黎文学。有自己是文盲腿残志坚发展养殖致富后,在县城租房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马有旦。有自己致富不忘乡亲,发展规模养殖引领群众致富的村主任马健康等等。在《甘肃日报》刊发了《精准扶贫的“张家川探索”》、《不出村的银行》、《互助协会拔穷根》等有关脱贫致富的稿件4篇。与市电视台共同开办了《张家川人创世界》大型新闻宣传行动。在县政府网站开设了《精准扶贫共奔小康》的宣传专栏,刊发稿件60余条。在车路沿线书写了“张家川要发展,满世界开饭馆”等反映扶贫内容的宣传牌10个。制作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展板6块。还制作了宣传折页、宣传专题片等。组织创业致富能手开展先进事迹报告,组织临近乡镇村组干部群众深入示范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为全县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舆论条件和精神动力。

  通过宣传群众身边典型事迹,言传身教,辐射带动,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逐步打破,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万众创业的局面逐步形成,“两人一头牛,温饱就不愁。一人一头牛,生活就无忧。一人两头牛,日子乐悠悠”成为东部林缘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大共识。

  闫家乡车古村党支部书记杨国珍说,通过群众身边鲜活的事迹宣传教育,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养殖业业成为车古村的支柱产业,全村牛存栏860余头,养殖大户达80户,车古村农民人均收入也有较大提高。

摄影相关图片
雪后的天水,竟然这么美! 走进张棉驿风电场(图) 聚焦拉面师培训(组图) 航拍山水一号大桥(图) 人在画中住(图) 麦积山落下2015年冬季的第一场雪 天水城落下2015年冬季的第一场雪 航拍天平铁路(图) 冬天里的古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