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围绕全市“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以“一园一区四片两带”为重点,全力推进蔬菜产业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扎实推进13个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一是蔬菜产业提速发展。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建成日光温室和连栋棚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引进西瓜、黄瓜、甜瓜、番茄等蔬菜新品种29种,育苗35000株,完成定植3000平方米,工厂化育苗中心智能玻璃温室完成建设内容,园区技术用房、大门等辅助设施正在加快建设,示范种植区完成了产业路渠规划,搭建钢架大棚20座。渭河川道10万亩设施蔬菜示范区和榜沙河等四大流域设施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新增蔬菜面积1.1万亩,北部浅山干旱区和南部二阴山区蔬菜产业带加快建设,种植正茬豆角6500亩。全县共完成蔬菜种植28.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9万亩,复种蔬菜5.5万亩,露地蔬菜14万亩。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围绕全市“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全县种植全膜玉米13.3万亩、马铃薯16.13万亩、优质豆类和中药材6万亩,落实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面积4.9万亩。以旧园改造、连片种植为重点,通过土地流转,在桦林、洛门、马力、山丹、温泉等乡镇发展优质果园6000亩。加快推广标准化和特色养殖,投资7268万元建设规模养殖场(小区)18个,已建成14个,扶持发展规模养殖户66户。完成劳务输转9.51万人,收7.8亿元。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扶持金陇、绿源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有力促进了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新注册农合组织35个,家庭农场13家,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出台了《武山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奖励扶持意见》,全县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6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三是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坚持整流域规划、片带式开发、产业化配套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全县建成优质梯田1.72万亩。大力实施民生水利工程,新建堤防20.9公里,鸳鸯镇包家沟和马力镇麦卜沟小流域治理及南部农村饮水安全续建等工程顺利推进。扎实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平整河道32公里,清理废渣弃料28万立方米,查处非法采砂厂6家,确保了河道行洪安全畅通。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国道310线武山段改造工程完成了土地丈量及地面附着物登记和确认等前期工作,洛礼二级公路续建工程已完成90%以上的路基及构造物,贺岷国防战备公路武山段改建项目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
四是科学示范点建设进展顺利。扎实推进13个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桦林乡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种植高产示范田13600亩,建成1000亩丰产方示范田1个、200亩高产攻关方示范田1个;洛门镇孟庄蔬菜示范点建成高标准、高规格钢架塑料蔬菜大棚10座;马力镇苗丰蔬菜示范点新建塑料大棚200亩,硬化产业道路6公里,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套;西梁两年三熟粮菜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点种植全膜玉米10200亩,原膜二次利用10000亩,正茬地膜豆角2400亩;马力镇优质核桃示范点栽植优质核桃2.2万株,面积1000亩;甘肃德隆畜牧有限公司武山羊场完成投资350万元,新建圈舍2490平方米,饲养羊710只;通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场完成投资3560万元,建成牛舍3.93万平方米,饲养肉牛1730头;高楼八院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成复合型材料设施大棚300座,衬砌渠道3000多米,新增蔬菜面积800亩,航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80亩;西北部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200万元,正在进行村级管网和入户工程建设;山丹河漆河至贺店堤防工程完成投资2516万元,新建堤防17.8公里;天定高速绿化通道示范点完成人工造林8000亩;漳河流域高尧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示范点衬砌灌渠1800米,搭建设施蔬菜棚30座;天定高速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片新建新农宅115户,硬化产业路7.5公里,衬砌灌渠1900米,改造村内危旧墙2200米,新建改造蔬菜大棚350座,栽植绿化树214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