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盏征文:《锅鲰》/伏文花(甘肃天水)】“从元土到见盏——家的味道”主题征文选登之四
锅鲰
伏文花
天水人夏天常说,这么热的天,跌顿锅鲰吃最美了!
锅鲰,书面语就是面鱼。烧一锅水,水沸,撒入玉米面,至粘稠状,就可以跌锅鲰了——用锅鲰马勺,就是漏勺,往往是陶土烧制的——手拿漏勺,在一盆凉水上面,把粘稠的玉米面舀在漏勺上,漏至凉水里,换几次凉水,滑爽的锅鲰就做成了。
在父母身边生活的所有夏季,我都是在锅鲰的美味中度过的。一般情况下,我家都是中午跌锅鲰。因锅鲰做起来比其它饭程序稍多,做时得比做其它饭稍早点。

锅鲰有浆水和醋两种。不管是做浆水的还是醋的,都费时——跌锅鲰程序繁琐。醋的要做浇菜,洋芋豆腐胡萝卜什么的,浆水的相对简单点,炝出香喷喷的浆水就行了。这样,上午十一点刚过,祖母或是母亲就催我择菜做准备。完了,不是我洗、切菜。就是她们洗、切。这时她们已将做饭的麦柴抱到了厨房。我烧火,她们在锅上忙。记得那时家里的活似乎特别多,我烧火炒菜的这段时间,她们也要干一点活。浇菜做熟后,祖母或母亲将菜舀到盆子里凉好。将锅刷净,倒上适量水让我烧,开始做锅鲰。
她们就去取跌锅鲰的面了。那时我们都是用黄玉米面跌锅鲰。现在人的条件比那时好了,有时候就买些专门跌锅鲰的洋芋或是豌豆淀粉跌锅鲰。锅鲰的前身是馓饭。散馓饭是最关键的一个程序,也是技术活,一定要搅到、软硬适中、里面没有疙瘩才好。我虽然想做,但怕做不好。水烧开之后,我就喊祖母或是母亲来散馓饭。她们一手拿着专门散馓饭的长筷子,一手抓一些面盆里的面,从指缝往锅里漏,同时拿筷子的手要配合着在锅里不断搅动。面不能漏到一个地方,最好漏到好几个地方。待锅里的液体比平时喝的糊糊稠些,就不能再漏面了,就只是搅。待锅里不断起一会儿泡,就不再烧火,也不再搅了,这时的稠糊糊状就可以称做馓饭了。这时,就盖上锅盖,让余火煮,待锅里有了浓郁的香味、锅里多余的水分蒸发光,就可以跌锅鲰了。

我就看祖母或是母亲跌锅鲰了。她们将装有大半盆凉水的盆端到锅边,左手拿上锅鲰马勺,右手拿上勺子将馓饭舀到锅鲰马勺轻轻压,左手也要在盆子里各处移动,只见玉米面从马勺的孔里跳到水里的锅鲰,真像是放生的人将许多鱼放进了大海一样在欢快地游动,看着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有的人也将锅鲰叫面鱼,很形象。待将锅里的馓饭跌完,锅鲰就算跌好了。之后将锅鲰盆里的温水换成凉水,让锅鲰彻底凉起来。锅鲰凉好了,捞一笊篱锅鲰放到大碗上,控水,将锅鲰里面的水控净,倒进碗里,浇上已凉凉的菜,将醋、盐、蒜等各样调料端到桌上,家人围桌,就可以吃了。
这时,一则人饿了、也热了、锅鲰也太香了,不用嚼,只管把锅鲰往嘴里拨,只听噗通噗通的吃饭声,一会儿一碗锅鲰就吃完了。
锅鲰清凉、滑润。吃一顿锅鲰,驱走了身心的燥热,也慰籍了贪婪的味蕾,浑身凉爽,满心惬意,此等美好,不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