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儿童福利机构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切实保障机构内养育儿童各项权益,7月以来,市儿童福利院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一、积极动员,围绕“细”字抓落实。积极动员,组织干部职工召开“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部署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研细学《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服务十项措施》《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治理提升行动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压实压紧专项行动责任。根据院儿童服务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结合各自岗位情况,针对建立全面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儿童档案等方面展开讨论,制定了市儿童福利院《“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措施》,进一步细化儿童服务保障工作的具体环节、具体方式、具体标准,指引“精准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在全院不折不扣落实落细。
二、聚焦职能,围绕“准”字强管理。不断强化机构运行管理,对照民政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儿童福利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人身保护、值班值守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推进全院各项工作精准化管理。把准对象强化服务能力,针对孤弃儿童,积极创新“养、医、教、康、社”五位一体融合养育模式,采用“线上+线下”学习培训模式,强化护理人员开展孤残儿童养育照料、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技能水平,并积极与其他市州康复部门对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引导护理员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强化护理人员服务儿童专业化水平。强化护理员人性化管理,做到合理分工,适量分配任务,关注护理员生活需求,改善用工条件,增强他们对机构价值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努力培育一支肯吃苦、水平高、乐于奉献的孤残儿童护理员队伍。
三、用心呵护,围绕“精”字优服务。不断精进日常服务,为每位儿童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严格落实每日查房制度,定期记录儿童成长轨迹,掌握儿童成长情况;根据儿童身体状况不同,不断创新烹饪方式,调整饮食方案,确保儿童营养均衡;科学设置儿童生活区域,配备符合儿童安全保护要求和适合儿童身心特征的设备用品,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与定点医院对接签订“先救治后结算”协议,为儿童开通绿色医疗救治通道,今年为需要手术的2名患儿及时申请“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通过积极争取资源,全力为儿童提供有效救治。不断精准康复服务,积极与市残联开展“康教融合”创新试点,以市残疾康复矫治为核心,以辅助器具适配、就业技能教育、技术服务关怀等日常业务康复服务为补充,真正将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相融合,有效满足儿童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康复服务需求。不断精细服务供给,制定残疾儿童康复计划,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开展适应性训练课程,对康复服务做好记录并及时对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工作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有步骤有目标地培养孤残儿童的自理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同时,在康复服务过程中分析儿童能力水平差异,适时融入学前教育、培智教育等特殊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帮助他们确定发展方向,切实保障全院适龄就学儿童的教育权、发展权。
(来源:天水市民政局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