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加强文化遗产保存安全,努力促进文博事业健康发展。

历经一年多的改造升级,张家川县马家塬车舆博物馆将于近期开馆迎宾,这标志着张家川文博事业从此迈向了更为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必将成为弘扬张家川历史文化,塑造张家川文明形象,打造文化沃土,助力“丝路大关山 书香张家川”建设的新载体、新平台。

据县博物馆馆长谢安珍介绍,马家塬车舆博物馆作为70周年县庆重点献礼项目,其中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展厅面积2700平方米。整个展览以“车辚马萧,西戎绝唱”为主题,以马家塬出土马车复原为主线,配套出土珍贵文物500余件(组),其中整体复原马车8辆,1/4比例马车14辆。整个展览,分三部分八个单元,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全部就绪,正在调试消防、安防,工作人员、讲解人员已经到位,将于近期进行试运营。

出土精品文物、复原车马,大屏投影、智能体验设备……置身于马家塬车舆博物馆,触摸历史脉络,仿佛在历史与现代社会中自由穿梭。
一边是细致入微的布展,一边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博物馆外,工人们抢抓时间、快速建设。

施工现场,甘肃卓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小龙说,马家塬车舆博物馆项目,作为70周年县庆献礼项目,项目工期紧张,公司组织全部力量,对现在剩余的院落、服装、绿化、围墙工程实施24小时工作制,组织全部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在抢工期、保质量、重安全的情况下,争取于近日完工。

据了解,张家川马家塬战国戎人贵族墓葬,是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含有大量欧亚草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秦文化和楚文化融合互鉴的因素,其中的车马是典型代表。2000多年前,来自东方的秦人与甘肃土著戎人在陇东南地区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合发展的宏大篇章,遗存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内容,也是甘肃精神、陇人品格的重要源头。张家川县马家塬车舆博物馆的建成使用对提升张家川县文博影响力和城市品位,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