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启动

(图为天水分会场)

甘肃日报兰州8月19日讯 (记者吴梦寒 实习生李曼菲)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我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为全面掌握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目前,我省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已全面启动。
普查将对我省辖区范围内42.58万平方公里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系统普查,重点掌握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和裸露地的类别、位置以及空间分布等情况。同时还将系统摸清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和范围。
普查的标准时间点为2015年6月30日。普查工作第一阶段为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主要完成普查底图制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外业调查与核查、数据集建设等工作。第二阶段为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主要完成普查信息的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形成普查报告,上报普查结果。
据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普查将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在我省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对于正确了解和掌握基本国情、省情及其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永富在有关会议上指出
确保我省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取得实效

(图为天水分会场)
甘肃日报兰州8月19日讯 (记者吴梦寒 实习生李曼菲)我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今天上午在兰州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在会上指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要高度重视,准确把握,全面落实普查工作总体要求,确保普查取得实效。
刘永富指出,地理国情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非常重要,要深入分析全省经济社会与生态资源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活动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刘永富强调,要全面落实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要求,严格依法按时报送普查数据,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数据,确保数据完整、真实、可靠。各成员单位要统筹协调、系统设计、周密组织,要保障经费投入,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同时,要做好普查数据的分析和成果利用,边普查边利用,建立起普查成果共享机制。要强化队伍建设,严格培训工作人员,挑选业务过硬、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和充实普查机构。要围绕普查广泛进行宣传动员,真正让社会各界了解、配合、主动参与普查工作。

(天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奇若在天水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