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天水市东南十余公里处,坐落着与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这里林海苍茫,奇峰林立,幽谷纵横,深潭掩映,奇珍异宝随处可见,更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遗存灿若星海,自古以来被誉为陇上林泉之冠,西北第一洞天福地。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令古往今来的游者无不称奇叫绝。
麦积山孤峰傲立,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方圆215平方公里的景区又因山而名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西秦岭东端小陇山林区,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既是世界典型的大陆造山带,又是中国大陆南北地质、地理、气候和植物的天然分界线、过渡带。元古宙、显生宙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地层集中了地质构造学、地貌学及事件地层学的珍贵地学遗迹、属于具有保护价值的代表区域。
特殊地理位置,适宜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地质地貌及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形成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花岗岩峰峦雄伟险峻、红砂砾岩赤壁丹崖、变质岩幽深曲折,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北雄南秀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生态系统,独一无二的地质地貌结构,不仅在中国众多风景名胜区中首屈一指,即使在北半球同纬度地区也极为罕见。五大景区、180多个景点涵盖人文、历史、自然生态、动植物资源、地质地理等各个领域,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山水林泉俱佳,文化底蕴深厚,观赏游览价值极高,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可持续发展价值。

近年来,天水市实施景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项目,严格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旅游景观在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步入景区,群山起伏、林海茫茫、古木参天、云蒸霞蔚,一步一美景,十里不同天,即可观赏到大气磅礴,风骨粗狂的的北方奇峰异岭,也可体验婉约缠绵,山水相映的江南情调;既有色彩绚丽的丹崖地貌,也有秦岭古老的地质遗迹;既有黄土高原的地理特质,又有南方特点的动植物资源。以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窟和牧马滩、东柯谷杜甫草堂为主的文化游;以瑞应寺、仙人崖灵应寺、石门五阳观为主的宗教游;以植物园、曲溪、牧马滩等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游;以仙人湖、温泉、曲溪漂流、农家乐、度假村为主的休闲游;以麦积山和仙人崖丹霞地貌、石门奇峰、两河分水岭为主的地质科普游,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在西北地区绝无仅有。不仅展现出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也突出了麦积山作为中国自然文化双遗产的宝贵价值。
2010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荣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景区接待游客亦连年超过100万人次。这块祖国西北大地上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观无与伦比的璀璨明珠正在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带给每位游客美丽自然山水和灿烂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体验。

自然麦积山 生态大观园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不仅闻名遐迩的“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也是自然生态大观园。
典型的大地构造级地理特质,构成了罕见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景区已发现各类植物2761种,其中种子植物占到了秦岭山地植物的91.77%,景区内保留的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古老孑遗植物就达50余种。水杉、银杏、红豆杉和呈群落形式生长的白皮松,不仅物种珍贵,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在麦积山,仅曲溪景区拥有动物物种就达1638种,其中微小生物中国特有物种有683种,各种珍禽异兽随处可见。牛羚、大斑羚、林麝、猕猴出没山林,大鲵、鸳鸯游弋小溪戏水,动植物学家认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罕有的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基因库,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
景区内丹霞地貌、花岗岩峰峦和变质岩地貌形成独特的三峡、六洞九瀑和三十六丹崖、七十二奇峰,以及汤浴温泉等丰富的景观类型。麦积山惊险奇骏,石门景区双峰对峙、鬼斧神工,十八罗汉峰天工造化、惟妙惟肖,牧马滩五女峰挺拔如天柱……景区山泉四注,溪流潺潺,瀑布成群,淡雅碧水,湖光山色,构成西北地区绝无仅有的山水奇观。“麦积烟雨”、“仙人送灯”、“石门夜月”、“净土松涛”等景观,是历史上著名的秦州八景之一,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也因此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

人文麦积山 东方雕塑馆
优美自然景观是景区的形,厚重历史文化是景区的灵魂。著名美术家刘开渠说:“敦煌如果是个历代壁画的大画馆,麦积山则是中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无疑是麦积山石窟,这处享誉中外的佛教艺术圣殿保留了自前秦以来十多个朝代开凿的221个佛龛,8000余身泥塑石雕,1000余平方米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石窟相比,堪称中国四大石窟中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最完美的一处。
麦积山石窟几乎妹朝都有珍品存世,尤以北朝居多。泥塑再现了后秦的彪悍雄伟,北魏的秀骨清像,北周的珠圆玉润,隋唐的丰满端庄以及宋明的写实求变。其塑像与龙门、云冈高大魁梧、庄严肃穆的帝王形象,敦煌宗教色彩强烈的神像差异甚大,更明显体现出对世俗的感悟与探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且这种以佛教天国与人间烟火情怀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为中国宗教艺术和雕塑艺术创造了千古不朽的绝世精品。1947年,首批到麦积山的美国游客参观后撰文称,麦积山石窟的发现,使“全世界七大工程又添其一”。
麦积山保存的西魏与北周时仿中国传统建筑的岩阁式洞窟,真实再现了中国化的佛殿内外部面貌,在唐代以前木构建筑不复存在的今天,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规划、形式、构造、室内装饰特点的重要史料。石窟中保存的少量壁画中,伎乐飞天面部及手足等裸露部分将雕塑与彩绘相融合,均以浅浮雕的立体表现手法,创造性的绘出“薄肉塑”飞天形象,开创了壁画的又一形式。
佛教 从西域进入甘肃,再传向中原,形成了以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为代表的蔚为壮观的佛教石窟走廊。麦积山石窟作为石窟走廊的重要一翼,肩负着将西域佛教文化越过秦岭关山,传向中原的使命。在佛教你东渐过程中,除麦积山石窟外,还有仙人崖、净土寺和崇福寺等上起南北朝,下及盛唐的佛教寺院存留至今。
地处中国古代东西交通要塞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上起春秋,下至民国,西部进入陕西和四川的古老孔道穿行其间,除麦积山石窟,还有标志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仙人崖石窟、凌空奇绝的石门道教宫观建筑群、见证历史沧桑的秦汉墓葬群、秦人先祖牧马征战的牧马滩古遗址,以及众多古战场、古镇、古城寨遗址。1988年英国美术家约翰•弗莱明和休•奥纳参观麦积山后感言:“这里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遗址之一,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这是我们在中国所看到的最美丽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