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望天水麦积山石窟
“东方雕塑馆”令人惊叹

2013丝绸之路申遗大型文化采风活动采风团成员在麦积山石窟合影留念
□特派记者 胡公岗
阅读提示 | 麦积山石窟和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是丝绸之路申遗点之一。昨日,采风团一行来到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的麦积山,拜望麦积山石窟。

山水画家现场作画麦积山
家住麦积山附近的徐秀平,善画山水。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一折扇上绘画。她告诉记者,她画得最多的是麦积山画扇,每天卖得最多的也是麦积山画扇。和她同行的,在上山路上现场作画的还有五六个人。
长期在麦积山石窟销售纪念品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这里每天人很多,富有当地特色的麦积山画扇,为整个麦积山石窟增添了不少色彩。

1600多岁的“东方雕塑馆”
据了解,麦积山石窟,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龛分布于东、西两崖的峭壁之上。
据讲解员介绍,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16米,小的高仅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

为丝路申遗精心准备
作为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丝绸之路申遗点之一,麦积山石窟为丝路申遗做了哪些准备工作?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夏朗云告诉记者,印度佛教由丝路传入我国 ,然后再传入其他国家。而麦积山石窟以佛教石窟艺术著称于世界。目前,麦积山石窟已经做好丝路申遗点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基础设施等工作,期待国际专家现场验收评估。“丝路申遗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麦积山石窟文化。”夏朗云说。
(今日,采风团将从天水出发,奔赴兰州,感受黄河文化魅力。)

链接:
采风万里丝路,洛阳走起!
2013丝绸之路申遗大型文化采风活动在洛阳正式启动
将穿越国内22个丝路申遗点,大河报特派记者全程跟访

采风团的车队10日上午已激情昂扬地出发

□记者 陈骏 文 张鸿飞 摄影
牵手丝路,对话文明。8月10日上午,由洛阳市委宣传部牵头,大河报社联合河南省黄河文化基金会、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2013丝绸之路申遗大型文化采风活动”,在汉魏洛阳故城西阳门遗址正式启动。即日起,在为期近一个月的采风活动中,本报特派记者将全程跟访,为您呈现万里丝路精彩报道。
作为活动组委会委员之一,大河报副总编、大河报社洛阳中心总编辑郭传廉出席了当天的活动启动仪式。
8月10日上午,活动组委会委员、洛阳文化旅游等相关单位负责人、采风团成员、活动志愿者、中央以及省内多家媒体记者等百余人,齐聚汉魏洛阳故城西阳门遗址,热切期待隆重的启动仪式。
“今天,2013丝绸之路申遗大型文化采风活动正式启动了,采风团将踏上万里丝绸之路寻访之旅……”上午10点20分,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归宝辰宣布此次采风活动启动,并向采风团领队授旗。此前,活动组委会代表、志愿者以及媒体代表分别发言,表达对此次采风的期盼和祝愿。
据了解,目前,包括洛阳在内的丝绸之路沿线诸多省市申遗工作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而洛阳境内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定鼎门和汉函谷关3处丝绸之路申遗遗址,即将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验收考察。时值洛阳申遗迎检关键时刻,启动2013丝绸之路申遗大型文化采风活动意义非凡。此次采风活动以“牵手丝路,对话文明”为主题,包括“文化使者”、文化和史学界专家学者、志愿者以及媒体记者等在内的30余名成员,将沿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对中国境内的22个丝路申遗点进行为期25天的文化采风,为洛阳丝绸之路申遗摇旗呐喊。
自6月下旬开始,本报对洛阳丝绸之路申遗工作进行了持续性报道,连续推出“申遗大考”、“申遗大家谈”等系列策划报道,受到洛阳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即日起,本报特派记者胡公岗将全程跟访采风活动,从新闻视角解读22个丝路申遗点,亲身领略丝路沿途风情,向读者呈现万里丝路精彩报道。

报特派记者胡公岗登车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