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认真落实市直机关效能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交办的“效能管理年活动重点问题集中整改落实第25号任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一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市直机关效能管理年活动重点问题集中整改落实交办会议召开后,市药监局及时传达会议精神,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各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效能管理年活动重点问题集中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并依照《市直机关效能管理年活动重点问题集中整改落实任务分解表》及“交办通知书”,把第25项重点整改任务要求的食品、药品、地沟油三个方面问题,细化分解了15条整改项目,由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抓,责任科室(单位)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营造氛围、积极开展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市药监局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日、宣传周,大力宣传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知识。印制了《食品安全法》10000册、《餐饮服务许可办法》和《餐饮服务监管办法》各5000份、《药品安全使用手册》5000份,发放到机关、工地、社区、乡镇和学校。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抵制假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侵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健康消费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是密切配合,认真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市药监局联合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开展了豆芽菜、一次性卫生筷、一次性塑料饭盒、肉制品、问题奶粉检查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辖区内餐饮单位、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厂矿企业职工食堂、农家乐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共检查各类餐饮单位261户,学校食堂16户,托幼机构17户。销毁无资质证明或索证不全的一次性筷子67050双,销毁索证不全的一次性饭盒600个,对28户未建立进货查验制度的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对秦州区、麦积区26家餐饮单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食用油脂开展了监督性抽检。
四是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监管。市药监局在药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行质量受权人制度,要求每个企业都授权一名质量管理人员对药品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并承担药品放行责任,强化了企业是药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和手段。组织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对基本药物生产质量安全进行全面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了药品质量管理,保证了药品生产安全。
五是严格标准、强化许可、加强药品流通环节监管。市药监局提高药品零售企业市场准入条件,要求城区企业必须有2名以上药学技术人员,药品购销存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农村企业药品质量管理人员至少具有农村驻店药师以上执业资格或药学中专以上学历,避免无序竞争产生药品质量安全隐患。同时严格执行标准,要求69家企业整改提高了经营条件,注销经营条件达不到换证条件和中止经营的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36家,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350家,规范了药品流通环节秩序。
六是强化措施,解决生产、销售假劣药品问题。首先是强化了药品质量抽验工作,重点对乡镇医疗单位、药品经营企业的基本药物品种和中药饮片质量进行了筛查检测,监督抽验药品376批次。其次充分利用广告监测专用设备,加大了广告药品监测力度,把药品广告监测工作与市场稽查打假工作紧密结合,把在媒体发布的具有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行为的虚假广告作为挖掘和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线索之一,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实行跟踪检查。与此同时,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责令下架停售冒充药品的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消毒产品、化妆品、未标示文号等产品83种,查处非法添加化学药成份保健品3起。检查中药饮片生产企业5家,批发企业13家,零售企业420家,医疗机构1521家,抽验中药饮片150批次,检出不合格32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