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的光荣和路在一起
说起这条路的建设之难,专家型的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辛平说,这条路处于西秦岭造山带和地震频发的渭河峡谷带上,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出于环保和适应重载交通的需求,项目设计标准高,科技含量高,采用多桥多隧的施工方案,避免了大挖大填,并结合地形采取了分离式、台阶式的线路走向。
甘泉互通立交。
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建好这条西部交通大动脉,该项目的建设业主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处明确提出了九项管理措施。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说,一是严格基本建设程序;二是严格招投标,增加透明度;三是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五是加强变更设计管理,严查转包分包行为;六是狠抓监理工作,实行监理人员上岗考试和资格审查制度;七是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八是严格督察,奖优罚劣;九是严格实行“双合同”制,加强廉政建设。
针对本项目工程量大、桥隧比例高且地质结构复杂的特点,厅工程处派出机构———宝天项目办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向各施工企业提出了整个项目要确保飞天金奖、争取鲁班奖的目标。
在宝天高速公路众多的施工队中,大多是铁军部队,其次是公路先锋。他们都在超前性上立目标,在高起点上定标准,在创新路上迈步伐。
不论是来自何方,建设者们都以宝天人自居。他们决心用双手托起宝天高速公路上新升的太阳,让陇上干线、国之动脉在自己的手中腾飞。
2007年11月,时任甘肃路桥公路投资公司总经理的李俊升被调到宝天高速公路担任项目办主任。在近两年时间里,李俊升放弃了绝大多数与住在兰州的家人团聚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的建设之中,连今年女儿高考都顾不上。
项目办纪检监察组组长曹键紧紧围绕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这一目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工作,坚持经常深入工地了解情况,对施工、监理单位的管理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督促解决农民工工资、劳务纠纷等问题。他注重加强纪检组工作人员自身的廉政建设,在派驻工作中既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又要使纪检组的工作接受社会、上级和相关单位部门的监督。
汶川大地震后,项目办副主任赵延安主动请缨并亲自担任宝天高速公路赴陇南抗震抢险应急突击队队长,从处于施工高峰的项目上组织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等多种施工机械设备14台,同时抽调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23人组成了宝天高速公路赴陇南抗震抢险突击队,分别从兰州、天水两地集结出发,以最快速度日夜兼程奔赴抗震抢险第一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延安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和突击队员们一起,千方百计、争分夺秒抢通救灾“生命线”。
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总工程师赵毓璋和工程科的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对全线的施工管理用表进行了规范制作并下发,对《宝天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细则》进行了阅读修订,对各施工监理标段的标识系统和制度牌等都进行了统一;针对所管项目和各施工、监理单位,要求将加强完善现场办内部建设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一环,对每一项分管工程都带领现场办全体同志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一切按制度办事,依据制度进行项目管理,达到了事事有章可循,件件有据可查。还结合建设项目实际,及时完善和改进管理制度,更加促进了现场办工作凝聚力的形成和工作作风的改进,从而也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资金等各项指标的完成。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对待道路就像对待画作一样的人,他们的事业和路在一起,他们的光荣和路在一起。
“八路”目标,体现科学发展观
宝天高速公路沿途风光优美,资源丰富,山峰崔嵬雄奇,红灌俏丽多彩,绿松肃穆庄严,田园林场悠远如歌,秦岭山脉壮美多姿。宝天高速公路建设者们珍惜、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和历史资源,从开工建设伊始,就将“生态路、环保路、旅游路、和谐路、形象路、水平路、科技路、廉洁路”作为追求的目标。可以说,“八路”目标的提出,正是科学发展观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
甘肃雨水少,植被差,然而宝天高速公路项目所经区域内林木茂盛,覆盖率高,有多种珍稀动植物,自然生态景观良好。将公路融入自然,还要发展自然这是生态路和环保路的必然要求。厅工程处聘请规划专家对这条路重新进行了景观设计,充分利用沿途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宝贵的历史资源,在建设过程中,本着“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原则,要求施工单位能不砍的树木一棵也不砍,想方设法保护好。
项目沿线经过仙人崖、净土寺、街子古镇、桃花沟森林公园、石门度假村、麦积山风景区等人文历史景观地带,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为了体现旅游路的特点,对沿线隧道、桥梁名称结合旅游景点进行精心调整,沿线分别设了麦积山、仙人崖、净土寺、桃花沟、石门、温泉、街亭隧道等。结合沿线情况对洞门进行特殊设计,重点对麦积山隧道和陕西省接头的渭河码头隧道进行了绿化,对渭河隧道的洞门设计了石块浮雕,分别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嘉峪关城楼及飞天等,加大对甘肃旅游景点的宣传。
如今,当你穿越宝天高速公路的每一座隧道时,就如同穿越了伏羲文化的时空隧道,如同再次穿越古丝绸之路。当你穿越宝天高速公路时,就能感受到“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
和谐不仅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路这两个方面。在宝天高速公路建设中,宝天高速公路建设以来,得到了交通部、省委、省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及天水市委、市政府和麦积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力地保证了宝天项目建设的顺利进展。
建设中,组织者和建设者想百姓所想,把文明施工放在第一位,无论是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把避免扬尘、振动等方面的污染当做大事来抓,沿线百姓称赞不已。在宝天高速公路建设中,感受的是和谐,留下的是感动,承载的是厚重的“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交通的人文精神。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定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这是宝天高速公路全体参建人员最执着的信念。为把宝天高速公路建成优质工程和水平路、形象路,项目办始终把狠抓工程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并提出“所有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6%以上,整体工程优良”的质量总体目标。
谈应鹏说,宝天高速公路建设构架起完善的“政府监督、业主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的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技术质量交底,“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工序“三检”、隐蔽工程检查签证、跟踪检测、原材料验收及保管等制度的严格落实,大大增强了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
科技创新是宝天高速公路科技路的基本特色。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发展创新理念、经济形势、经济结构和交通工具、交通流量、技术标准、设备工艺、环保要求都对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宝天高速公路坚定不移地贯彻了交通部典型示范工程的设计理念,按照“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的工作方针,从设计到施工,从运营管理到养护,每一个环节都利用现代科技保驾护航。
为将宝天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廉洁路”,省监察厅和交通厅联合给项目派驻了纪检监察组,对工程全面实行公开招标;在实施过程中,纪检监察组又主动请检察院及审计部门全程监督;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合同;每年还对参建的主要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培训;通过完善制度,在变更审批和计量支付等环节,形成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
项目建设以来,省交通厅、宝天高速公路项目办始终坚持将“六个并举、六个统筹”的科学交通发展观自觉融入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作为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突破传统的遇山炸山、逢水架桥、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建设思维,牢固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人为本、安全和谐的建设新理念,力图将宝天高速公路建成快速通畅、舒适安全、便捷优美,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观赏价值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真正实现建设一条适宜人们出行需要的山区高速公路的总目标。
宝天高速公路的顺利建成标志着我省交通东部会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又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的顺利建成更彰显了甘肃交通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勇于开拓创新、顽强拼搏、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崛起的决心和力量。
如今,气势恢宏的宝天高速公路以她特有的身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全长91公里的宝天高速公路甘肃段,时而穿过峻峰陡壁,时而跨越峡谷险涧,时而平铺沃野。她呵护着静静的乡村,环绕着绿水青山。
她连接着过去,展示着现在,憧憬着未来。她是决策者的英明,是设计者的智慧,是管理者的心血,是施工者的汗水,更是建设者的丰碑。
宝天档案:
宝天高速公路甘肃段是2005年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确定的西部开发十大重点工程和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12个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
宝天高速公路是我省第一次大规模在崇山峻岭中建设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难度异乎寻常。
宝天高速公路穿越了甘肃最大的天然林保护基地———小陇山林区。
宝天高速公路共有大小桥梁111座,隧道44座,是我省桥隧比例最高的公路工程。
全线设置的5处10座双连拱隧道,3处6座小净距隧道,根据设计要求,其施工工艺和工序在我省隧道施工中首次采用。
单洞长度12.29公里的麦积山隧道,位居世界双洞公路隧道长度第三,并创下了国内隧道独头掘进的施工之最。
李子坪大桥全长2600多米,是目前全省最长的公路特大桥梁。
工程造价大,总投资66.963亿元,平均每公里7349万元,属我省单公里造价最高的公路项目之一。
宝天高速公路甘肃段建成通车是我省实施交通“东部会战”战略以来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在我省交通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版摄影:刘国安 张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