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全国找不出几个像天水这样的城市,能极其奢侈地在祖先和自然留下的名山胜水里遮荫纳凉。麦积山为代表的石窟文化和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比起来,年代晚得多。于是,到现在,麦积山石窟还不是天水的第一名片。我们介绍起天水,首先说的是“羲皇故里”,2004年编制完成的《天水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形象主题词是“华夏文明之源”,自然,撑起华夏文明之源的柱子里,麦积山肯定不能算最粗的一个,但从现代旅游产品的品质要求来说,肯定麦积山是天水旅游产品中最完善、最成熟、质量最过硬的一个。

细想全国的著名旅游城市,吸引人的、震撼人的其实是一个小点,一个小小的形象元素。如在龙门石窟所在地洛阳,最能打动人的是争奇斗艳的牡丹;在莫高窟,在人的心灵上烙下印迹的是伎乐飞天和精美壁画。还有北京关注四合院、京剧、烤鸭等微小的形象元素,兰州开始用牛肉面、读者杂志等制造魅力。
天水能靠一年一次的伏羲公祭大典来彰显华夏文明源头8000年之厚重吗?就连张艺谋动用几万人奉献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渲染悠久文明的同时,也增添了诸多微小意象和现代元素,尤其闭幕式上英国人用小贝的微笑、街头大巴、雨伞、咖啡、爵士乐等通俗音符将8分钟的旋律演奏得妙不可言,启示意义很是发人深思了。
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传说无疑是一个中国版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大地湾的人头瓶确实好看,天水的花牛苹果很甜……完全可以轻处着笔,塑造一个青春、时尚与古韵融合的魅力名城。实际上,只要挖掘,仅麦积山,绝对是一座精神的富矿。譬如游客赞誉的“东方微笑”。游一趟麦积山,你会发现石窟里的许多塑像都是微笑的。饱含深情的西魏44窟佛像,脸上浮现着慈悲的微笑;低头不语的迦叶,露出悟透玄机的拈花一笑;窃窃私语的菩萨和弟子泄露出会心的笑;满脸稚气的小沙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泛起聪颖的微笑;头戴圆毡毛帽的童男和头扎双发髻的童女,脸上洋溢着天然调皮的微笑;高大魁梧的三世佛,带着宽厚、自信、开放的笑;就连谦卑的女供养人,流露出用积攒的卖鸡蛋、做草鞋的小钱,实现了开窟塑佛愿望后的满足一笑……微笑确实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沟通心灵的第一名片,在1600年前农业文明走向鼎盛之时,人们在祖国腹心位置选中了一座形如麦垛的山崖开窟造佛,寄托丰衣足食、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景。今天,海内外又对东方儒雅风韵、和谐之美发出无限赞叹之际,麦积山上的东方微笑更是暖意盎然。微笑里饱含真情,微笑里藏着幸福。为此,我们是否可以暂时撂下麦积山说三道四的争论,以好心情,好仪容,绽露我们的盈盈笑脸,为自信、文明、开放的和谐盛世代言,以含蓄内敛之美惊艳中国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