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与合作
李文卿(天水市市长)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来到关中地区学习考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共同探讨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问题。在此,我将天水市的基本市情、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初步设想作一简要汇报。
天水市情(略)
按照国家关于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要求,结合天水实际,我们初步考虑,我市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五大目标(建设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抢抓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发挥六大优势(交通区位、制造加工业、特色农业、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加强与关中地区的合作,实施五大战略(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突出四大重点(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小康抓“三农”、和谐抓民生),加强三大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城镇化),培育三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旅游服务业),促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把天水市建设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特色鲜明的经济文化大市。

为了尽快完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共同努力,进一步确定各市区之间的合作重点,促进产业的联合,发挥各方的区域优势,取长补短,提升综合实力,真正形成以产业为纽带的经济发展区域。为此,特对经济区内各市区提出以下建议:
合作改善交通条件。通过统筹规划,协调配合,加快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公路、铁路、民航三位一体的布局合理、畅通快捷、功能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

加强区域经贸合作。抓住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西双向开放的优势,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区域内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之间的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扩大产业合作面,不断提升合作层次,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密切旅游文化合作。建立和完善旅游文化区域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施旅游企业集群战略、品牌战略,构建区域快速旅游交通网络,突出沿线城市旅游文化合作,联合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完善交流合作机制。以促进相互交流、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构筑起开放、全面、有效的合作机制。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商重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