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同时也牵动着在京天水籍同乡的赤子之心。同乡之间电话往来频繁,“家里怎么样了?”成为出现次数最多的问候。同样,天水市政府驻京联络处的电话也异常繁忙,在京同乡都急切地想从联络处打听到最新的受灾情况。
灾情就是警报,灾情就是命令。让天水同乡尽快了解灾情成为驻京联络处全体同志考虑的首要工作。市政府5月14日抗震救灾情况报告刚传到联络处,驻京联络处主任包贵森同志马上联系贾斌、吕继宏、雷达、潘石屹、演觉等9名同乡,倡议在京天水籍各位同乡紧急行动起来,伸出友爱之手,为家乡防震抗灾,恢复重建积极捐款。

“心系家乡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天水籍在京同乡献爱心活动”开始后,国家警卫局副局长张智文少将,第一个为家乡捐款。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原局长李升堂虽年事已高,身患重病,但仍由夫人陪伴,亲自将捐款送到驻京联络处,并详细了解家乡受灾情况。每一份捐款寄托着一份真情,每一次留言代表着一颗心系家乡安危的真挚之心。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教授捐款并在留言簿上写道:“对生命的尊重,伟大的民族凝聚力,无数的英雄和无数的生命奇迹,就是这次地震给我们的撞击。中国人伟大坚强!中华民族是压不垮的!”真情意切,感人肺腑,一片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一对年老的夫妇,出现在捐款现场工作人员面前。“他们是谁?”、“肯定是来捐款的”工作人员心里想着问题,热情地请两位老人入座,他们就是这次捐款活动中年龄最大的夫妇,中国地质大学姚志健教授及夫人。姚教授五七年从天水中学毕业,六一年到北京工作,一晃40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老人真情地说:“离家40多年,今天家乡遇到这么大的灾情,也不知当年的校友现今可好!”小同乡“九九”在她父亲张宗慧的带领下也来到了捐款现场,小姑娘不会写字,但她认真地趴在留言薄上,画出了一个面带笑容的太阳,预示着家乡明天阳光明媚。

吕继宏来了,他在哪里出现,欢乐就跟到哪里,捐款现场气氛明显活跃起来。“吕老师,您已捐了好几次了啊”有人说道,“甭管几次,只愿家乡灾区人民好。”只字片语,感动人心。北京广济寺方丈演觉法师,刚参加完佛教协会组织的为灾区人民祈福的法会,就匆匆赶到捐款现场,为家乡受灾的民众献上虔诚的祝福,祝愿天水遭受地震的人民群众,吉祥安康。是啊,多么美好的祝愿,这声祝愿也代表着我们驻京联络处全体职工的共同心声。虽然不能回到家乡,参加防震抗灾,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精心组织好这次捐款活动,就是我们报答家乡人民的最好证明。

照相机和摄影机记录着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离退休老人来了,公务员来了,军人来了,教师、企业经营者、在京务工人员等等,这些同乡平时虽然身在北京,和家乡联系并不多,但当家乡人民需要时,都共同出现在了同一个地方。驻京联络处考虑到在京就读的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生活,所以并没有通知他们这次活动,但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卫哲,相约张昕、赵菲、刘静瑜等天水籍学生,把自己的生活费和零用钱化为一颗奉献之心,奉送给家乡灾区人民。
驻京联络处组织的这次捐款献爱心活动,截至25日下午,共有128名天水籍同乡及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等3家单位签名前来捐款、签名,捐款总额196600元。虽然这些数字并不重要,但在这数字的后面是一颗颗心系家乡,热爱家园的涌动的心,浓浓的情!这是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最好的诠释。(供稿人:陈 鸿) 天水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