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水市委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抢抓机遇 奋力而行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文字:天水日报 图片拍摄:天水在线)
(记者贠武军 杨璟)1月15日上午,市委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天水迎宾馆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07年全市工作,部署了2008年全市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抢抓机遇,奋力而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虞海燕、张广智、宋敬国、马湘贤、张国华、孙周秦、李美华、张怀仁、张应华、刘道成、陈伟以及市政协主席冯沙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伯年在主席台就座。
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领导,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市直各部门、市级各民主党派、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260多人参加会议。

虞海燕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作工作报告。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94.5亿元,较上年增长11.8%,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2.76亿元,同口径增长2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7.6%和8.3%;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工业主导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量明显;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86亿元,同比增长40.36%,增幅高出全省平均增长水平20个百分点;商贸流通和旅游业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增势强劲;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年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32项,实际引资23.8亿元,较上年增长32%;集中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着力推进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虞海燕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保持和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加快发展、协调发展两大主题,围绕城乡居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三大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虞海燕强调,今年全市工作要坚持和把握好以下六条原则,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推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必须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关注民生和开发人力资源相结合;必须坚持抓环境建设不放松,努力创造良好发展条件;必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着力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
虞海燕要求,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项目工作始终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对今年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要实行领导包抓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切实增强责任,抓出成效,在夯实发展基础上取得新进展。要以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为重点,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力实施“八大工程”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在推进工业经济提速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要以创建最佳旅游城市、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为重点,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加强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在社会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加大招商引资和改革开放力度,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取得新进展。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在推进就业、社会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双拥共建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要加强诚信和效能建设,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虞海燕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抓好理论武装,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形成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新风貌;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张广智就2007年全市经济工作作了回顾总结,并对2008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张广智强调,全市上下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新部署、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本着好字优先、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的原则,科学谋划,准确定位,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计划,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全力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着力培植和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等工业集群;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改革攻坚任务;要切实抓好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积极实施名牌战略;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推动园区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要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带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全年完成劳务培训15.5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5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4亿元;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4个;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推进村建设步伐,重点抓好麦积区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秦州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及8个省级示范村;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综合改革。三是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大城市综合整治力度,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四是进一步抓好项目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大力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抓好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实施好宝天高速、天定高速公路、天水军民合用机场等重大工程,力争宝天高速公路城区过境段、天平铁路、750千伏超高压输配电先例、国家天然气西气东输二线天水支线、天水热电联产等重大工程年内开工。五是要以商贸旅游为重点,进一步城乡市场规划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对外贸易,努力开发旅游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六是加强财税金融工作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协调与服务,密切银企合作,加大金融信贷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要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创新融资方式,缓解中小企业和农村贷款难问题。七是城乡统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八是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努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