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天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应华

一、树立组织工作的新理念
组织工作新理念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民主、整体互动;打破封闭、走向开放;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始终紧紧围绕中心和大局,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高举开放创新的旗帜。
二、突出组织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
一是准确把握培训的重点内容。从2008年元月份开始,市委组织部将全力抓好全市县级领导干部的轮训,各县区、各部门要抓好科级及其他干部的轮训,同时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二是明确培训的重点对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县(科)级后备干部、村级和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三是切实改进培训方式。首先,改进党校主体班次教学方式。其次,坚持中心组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辅导讲座与座谈交流相结合,形式多样,务求实效。

(二)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一要推进市直部门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市委组织部将研究制定《市直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暂行办法》,并在全市党政机关全面推开,今后凡中层岗位出现空缺,都要实现竞争上岗,以激活机关干部活力。二要有计划地推进市直部门负责人交流。市委组织部将制定《市直部门领导干部交流办法》,对在一个岗位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要在部门职能相近、所学专业相近、工作经历相近的部门之间交流。对个别身处重要岗位但不好好干事、群众意见比较大的,要坚决挪位子。三要下硬手解决问题班子和问题干部。市委组织部正在修改完善《县区和市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使之简化、管用、可操作。充分运用考核结果,认真进行考核总结讲评,公开考核等次,奖优罚劣。四要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规陋习,大胆启用优秀年轻干部。今后凡出现空缺的岗位,至少要有三分之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五要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今后选拔县级领导干部,原则上要从后备干部人才库中产生。对县级后备干部,逐人制定培养措施并督促抓好落实。六要进一步规范公务员队伍管理。制定《实施公务员法后组织部门管理干部的有关规定》,分清职责,完善办法,规范管理。
(三)拓宽党管人才渠道,做实做好人才工作
一是加强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三是抓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实施。四是集聚一批民营企业家。五是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四)前移关口,积极预防,多管齐下做好干部监督工作
一是坚持组织部门列席下级党委(党组)研究干部人事问题会议制度。二是加强对考核或工作运转中发现的问题班子的监督管理。三是对执行财经纪律反映多的班子和“一把手”及时进行任中审计。四是认真开展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五)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一是改进选人方式。对选不出村党支部书记的后进村,要跳出“村人治村”的传统模式,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打破城乡、地域、行业、身份界限,选拔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型村党支部书记。二是整合支农项目资金。市县区的帮扶单位都要帮助示范村、后进村制定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相关部门要整合项目,整合资金,将项目、资金向示范村、后进村倾斜,集中打造示范村,连片整建后进村。三是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利用今冬明春两委换届的时机,合理确定村干部职数,实行“实名制”管理,采取“一折通”的形式发放村干部的报酬。四是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整合利用好现有网络资源,真正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型、多功能、宽覆盖的综合教育平台。
三、抓好组织工作的落实
一是统筹谋划抓落实。抓落实既要重视抓开局,更要重视抓过程、抓结果,才能确保工作实效。
二是强化责任抓落实。要认真落实《市、县区委、市直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
三是突出重点抓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