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俊鹏:2006寒冬里的第一丝暖阳
2006年的寒冬里,让我们与在病榻上的李虎一起首先记住一个名字——王俊鹏,12月13日——本报刊发《黑龙江急电:乡亲们,救救我!》消息的第二天——这位年轻的供电局的工程师,将第一笔200元的善款送到了记者手中,并祝愿李虎能早日康复。让我们在此对王俊鹏由衷地感谢!感谢他用自己的行动对同乡兄弟李虎帮助,同时我们还要表达一份敬意,一种对慈善爱心的崇敬!
12日消息见报之后,老乡李虎受伤的事不仅牵动着读者的心,同时也引起我市各大媒体的关注,就在记者前往李虎家采访之时,天水电视台连线本报记者,询问李虎目前的详细情况,以展开有关的救助事宜。与此同时,我市最大的网络门户网站“天水在线”也转载本报消息,同时公布了本报的救助联系热线电话,并破例连续将此条新闻在网站首页置顶,短短数小时内浏览量就达到近2000人次。
今天早晨,天水市市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代表来到本报,将所有员工捐助的5000元人民币交到记者手中,他们说看到本报消息之后,李虎的安危牵动着每一个员工的心,现在只是做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祝愿李虎兄弟早日康复。
面对不幸受伤的李虎,就像一位读者在电话中所说:“没有一点关系的黑龙江市民都能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共饮一江水的老乡怎能袖手旁观?”我们再次感谢王俊鹏和天水市市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虽然他们付出的是有限的金钱,但爱心的重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是他们让这个冬天阳光妩媚、温暖如春,我们相信这种温暖会持续下去,融化死神的坚冰,让我们的李虎兄弟回来和奶奶一起过年!
捐助地址:天水日报社七楼 《天水晚报》要闻部
捐助联系电话:(白天)0938-8214415 (夜间)13830868766
捐助联系邮件: www0938@126.com
链接:
黑龙江急电:家乡人,救救我!

图为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捐助现场
今天,距离一名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外来农民工遭遇车祸垂死挣扎的关键时刻已经整整过去了60天时间,黑龙江的白衣天使竭尽全力救治了这位无钱的农民兄弟——李虎——天水市秦州区焦李村的21岁汉子,其救助事迹在2006年末凛冽的寒风中感动中国。
今天,《天水晚报》、《兰州晚报》、《黑龙江卫视》同时刊发这则消息,三地媒体跨地区联动,共同来为因巨额术后治疗费用而要再次放弃治疗的李虎呼吁救助,让我们来为这位乡亲做点什么,让2006的岁末不因季节的变化而让世界寒冷。
黑龙江急电:家乡人,救救我!
三地媒体联动拯救遇祸农民工
今年8月,李虎从天水市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打工,在富拉尔基区一家饭店当厨师。
10月13日17时,休息的李虎从宿舍出来,打算在附近上找个地方吃饭。这时,一辆载满货物的马车突然从李虎身后狂奔而来将他撞倒,碾在车轮下。当时,李虎感到肚子剧痛难忍,挣扎着掏出电话,拨通了“120”急救电话,随后便昏厥过去,不省人事。
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值班医生通过检查初步诊断李虎为肝脏破裂、肾挫伤、胸腔积液,并伴有血尿和失血性休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院组成医疗抢救小组,在李虎未交一分钱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肝脏破裂修补手术。经过3个半小时的紧张手术,李虎的生命被从鬼门关夺了回来。
听到儿子李虎受伤的消息后,李金全夫妇已将家里唯一的土坯房卖了,李虎的4个弟弟妹妹也都退回了学费,一起与七十多岁的奶奶借住在邻居家中。李金全夫妇又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物品,东拼西凑10万元钱,从天水赶往黑龙江。在医院看到身体包扎着药布、口腔和鼻子插着各种管子的儿子,李金全夫妇顿时失去了控制,在儿子的病床前抱头痛哭……护理中为了节省开销,李金全和妻子每天只吃一顿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李金全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10月29日凌晨3时许,李虎的腹腔再次大出血,必须进行肝脏破裂再修补手术。此时,李金全筹来的10万元钱就剩6元钱了。看着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儿子,李金全愁得一夜间冒出了许多白发。经过三四个不眠之夜的煎熬,濒临绝望的他终于下定决心,踉跄地走到医生办公室,哀求医生说:“俺实在掏不出钱了,也不想让医院为难,这孩子就是这命了,求你们别再给他治了。”说完,这位西北汉子蹲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看着李金全哀伤的眼神和病榻上那个即将逝去的年轻生命,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决定,救治李虎要紧费用缓收。在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下,李虎被再次从鬼门关夺了回来。虽然尚未脱离危险,但消化道出血、腹腔出血都得到了控制,生命体征平稳。
为了挽救李虎的生命,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决定,向全院发出倡议:奉献爱心,帮助这位来自异乡的小伙。11月4日,一张写有“救助农民工患者李虎的倡议书”张贴在了医院门诊大厅醒目的位置。医护人员纷纷捐款,一上午就捐款6000多元。
“医院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动员全社会来帮助这个可怜的小伙子。”随后,医院党委立即将李虎的情况写成详细材料递交到富拉尔基区政府。不久,一场由政府牵头的社会大规模捐助活动拉开了序幕,10多天收到捐款2万余元。
11月16日,李虎的病情再次恶化。由于治疗条件有限,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李虎拖欠近2万元医药费的情况下,指派专门的医护人员,用救护车将生命垂危的李虎送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会诊后哈医大一院肝脾外科专家和普外科教授发现,李虎肝内巨大血肿、腹腔感染、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胆汁漏,极可能并发感染死亡。目前,在李虎拖欠3万元医药费的情况下,哈医大一院仍在坚持为其治疗。
李虎的父亲李金全告诉记者,他们全家变卖了房子和家里所有值钱的物品,东拼西凑了10万元钱,但这只是捡回了儿子的一条命。在儿子生命的危急时刻是黑龙江市民奉献爱心帮他儿子渡过生死难关。李金全在电话中哽咽着对记者说,家乡的报纸和黑龙江卫视三地媒体互动给他们全家带来希望,他们一家盼望家乡人能为儿子献爱心。
12月3日,黑龙江卫视播放关于贫困农民工李虎遭遇车祸,呼吁全省人民给予援助的消息,黑龙江卫视记者张金素透露,黑龙江省总工会要为李虎提供治病援助资金。同时,黑龙江省总工会还将号召黑龙江人民给李虎再伸援手,为李虎献爱心。本报与兄弟媒体《兰州晚报》也同时刊发消息,呼吁家乡的父老乡亲能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的李虎兄弟多一份生的希望,让我们的在家乡的土地上为身为人父的李金全分担一点忧愁,让我们在2006的岁末一起来感动中国!
捐助联系电话:0938-8214415(白天) 天水晚报要闻部 13830868766(夜间)
捐助联系邮件:www0938@126.com
链接:
2006岁末一位老人的最后心愿
——我愿用乞讨挽救孙子的生命!

本报12日一版刊发《黑龙江急电:乡亲们,救救我!》的消息之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14日,本报记者驱车前往李虎的老家——秦州区天水镇焦李村,带着广大读者的祝福与关爱,探望李虎的奶奶及其兄弟姐妹。
在焦李村寻找李虎的家并不困难,因为在面积较大的村里,李虎家的土坯房在邻家一砖到底的瓦房群中特别显眼,李虎年近70的奶奶呆在空旷的院落中,连日痛哭的双眼视力严重下降,几乎将进门采访的记者当作已半年未见的孙子李虎,情绪异常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