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捐助现场
今天,距离一名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外来农民工遭遇车祸垂死挣扎的关键时刻已经整整过去了60天时间,黑龙江的白衣天使竭尽全力救治了这位无钱的农民兄弟——李虎——天水市秦州区焦李村的21岁汉子,其救助事迹在2006年末凛冽的寒风中感动中国。
今天,《天水晚报》、《兰州晚报》、《黑龙江卫视》同时刊发这则消息,三地媒体跨地区联动,共同来为因巨额术后治疗费用而要再次放弃治疗的李虎呼吁救助,让我们来为这位乡亲做点什么,让2006的岁末不因季节的变化而让世界寒冷。
黑龙江急电:家乡人,救救我!
三地媒体联动拯救遇祸农民工
今年8月,李虎从天水市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打工,在富拉尔基区一家饭店当厨师。
10月13日17时,休息的李虎从宿舍出来,打算在附近上找个地方吃饭。这时,一辆载满货物的马车突然从李虎身后狂奔而来将他撞倒,碾在车轮下。当时,李虎感到肚子剧痛难忍,挣扎着掏出电话,拨通了“120”急救电话,随后便昏厥过去,不省人事。
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值班医生通过检查初步诊断李虎为肝脏破裂、肾挫伤、胸腔积液,并伴有血尿和失血性休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院组成医疗抢救小组,在李虎未交一分钱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肝脏破裂修补手术。经过3个半小时的紧张手术,李虎的生命被从鬼门关夺了回来。
听到儿子李虎受伤的消息后,李金全夫妇已将家里唯一的土坯房卖了,李虎的4个弟弟妹妹也都退回了学费,一起与七十多岁的奶奶借住在邻居家中。李金全夫妇又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物品,东拼西凑10万元钱,从天水赶往黑龙江。在医院看到身体包扎着药布、口腔和鼻子插着各种管子的儿子,李金全夫妇顿时失去了控制,在儿子的病床前抱头痛哭……护理中为了节省开销,李金全和妻子每天只吃一顿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李金全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10月29日凌晨3时许,李虎的腹腔再次大出血,必须进行肝脏破裂再修补手术。此时,李金全筹来的10万元钱就剩6元钱了。看着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儿子,李金全愁得一夜间冒出了许多白发。经过三四个不眠之夜的煎熬,濒临绝望的他终于下定决心,踉跄地走到医生办公室,哀求医生说:“俺实在掏不出钱了,也不想让医院为难,这孩子就是这命了,求你们别再给他治了。”说完,这位西北汉子蹲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看着李金全哀伤的眼神和病榻上那个即将逝去的年轻生命,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决定,救治李虎要紧费用缓收。在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下,李虎被再次从鬼门关夺了回来。虽然尚未脱离危险,但消化道出血、腹腔出血都得到了控制,生命体征平稳。
为了挽救李虎的生命,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决定,向全院发出倡议:奉献爱心,帮助这位来自异乡的小伙。11月4日,一张写有“救助农民工患者李虎的倡议书”张贴在了医院门诊大厅醒目的位置。医护人员纷纷捐款,一上午就捐款6000多元。
“医院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动员全社会来帮助这个可怜的小伙子。”随后,医院党委立即将李虎的情况写成详细材料递交到富拉尔基区政府。不久,一场由政府牵头的社会大规模捐助活动拉开了序幕,10多天收到捐款2万余元。
11月16日,李虎的病情再次恶化。由于治疗条件有限,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李虎拖欠近2万元医药费的情况下,指派专门的医护人员,用救护车将生命垂危的李虎送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会诊后哈医大一院肝脾外科专家和普外科教授发现,李虎肝内巨大血肿、腹腔感染、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胆汁漏,极可能并发感染死亡。目前,在李虎拖欠3万元医药费的情况下,哈医大一院仍在坚持为其治疗。
李虎的父亲李金全告诉记者,他们全家变卖了房子和家里所有值钱的物品,东拼西凑了10万元钱,但这只是捡回了儿子的一条命。在儿子生命的危急时刻是黑龙江市民奉献爱心帮他儿子渡过生死难关。李金全在电话中哽咽着对记者说,家乡的报纸和黑龙江卫视三地媒体互动给他们全家带来希望,他们一家盼望家乡人能为儿子献爱心。
12月3日,黑龙江卫视播放关于贫困农民工李虎遭遇车祸,呼吁全省人民给予援助的消息,黑龙江卫视记者张金素透露,黑龙江省总工会要为李虎提供治病援助资金。同时,黑龙江省总工会还将号召黑龙江人民给李虎再伸援手,为李虎献爱心。本报与兄弟媒体《兰州晚报》也同时刊发消息,呼吁家乡的父老乡亲能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的李虎兄弟多一份生的希望,让我们的在家乡的土地上为身为人父的李金全分担一点忧愁,让我们在2006的岁末一起来感动中国!
捐助联系电话:0938-8214415(白天) 天水晚报要闻部 13830868766(夜间)
捐助联系邮件:www0938@126.com
编后:
好医院,坏医院
也许完全是一种巧合。
在2005年的岁末,就是在今天,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王建民因无钱治病,嚷着“疼、救命”声在北京同仁医院的急诊走廊死去。
在2006岁末的同一天,两省三地的许多相识或者不相识的人们同样在为一个无钱治病的年轻人李虎在奔波忙碌。
不得不说,在万象纷繁的世界面前,遭遇车祸的李虎是不幸的,但遭遇车祸后的李虎比之王建民是幸运的:他们都是外地农民工;他们都在外地遇到了生命垂危急需抢救的情况;他们在被送进医院的时候都是身分无文……然而,相同的情况得到的却是相反的结果——王建民在见死不救的北京同仁医院的走廊里呼号一宿,最后惨死!而李虎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哈医大一院得到了及时抢救。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情况发人深思!
对于王建民,北京同仁医院的理由是该医院不是流浪人员、农民工的定点救治机构,而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由民政部门投资兴办的惠民医院才是救治弱势群体的定点医疗机构,因此王建民病发时应被送到定点救治的医疗机构,而不是同仁医院。看来王的死是“咎由自取”。
而幸运的李虎,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看来,外地农民工的生命同样是十分宝贵的,只要有希望就要全力抢救。在救死扶伤精神指导下,他们不仅在伤者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进行了及时抢救,而且,在李虎的父亲主动要求放弃抢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抢救李虎,使之逃回生天。
现在看来,好医院与坏医院之别,不仅仅是老百姓所评判的医院医师力量的高低差别。论起医院的设备与医护人员的水平,又有几家医院能与北京同仁医院相比呢?然而“好设备”和“高水平”如果掉到了钱孔里,对普通百姓又有什么用呢?
2006岁末感动中国的这例白衣天使救活无钱民工事件,可以说,首先是救死扶伤的精神挽救了外地农民工李虎的生命。其实医院的好坏之分,首先要看其“救死扶伤”的理念,重铸生命至上的宗旨。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还算不上“好医院”的评判标准,至少不是唯一标准,最大标杆是在观念或价值上的区分,如果陷进“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的泥沼,那么硬件上再好的医院,它也只能是披着羊皮的狼了。
就在“王建民死在同仁医院走廊”之后不久,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各级各类医院、卫生所都不能因为危重病人没有或暂时没有费用而拒绝治疗。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应该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自觉行为,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自觉。
黑龙江的白衣天使堪当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