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关注名城民居系列报道:天水民居 真正的世界瑰宝
(2006-5-13 12:37:39)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天水晚报  打印本页

  关注名城民居系列报道(一)

天水民居

真正的世界瑰宝

  本报讯【记者魏晓文】  “世界古遗迹基金会”是美国一个非赢利的组织,该组织旨在唤起人们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濒危的人文遗迹的关注。2003年10月,天水民居——这个西北小城以往并未被人如此关注过的人文遗迹,破天荒地出现在该组织一份叫做“100个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启动于1995年的“世界遗迹观察”计划,这份名单每两年提出一次,2003年在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中,中国共有5处,它们是:上海的欧黑尔·雪切尔犹太教堂、长城文化景观(北京段)、河北承德普宁寺木雕佛像、河北怀来鸡鸣驿和甘肃天水民居。

  2005年6月,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中国六处入选的濒危遗址分别为:河北怀来鸡鸣驿、浙江省东阳卢宅、山西省碛口镇村落,甘肃天水的古楼群建筑、云南团山历史村以及分布在四川和西藏地区的石林。其中,曾在2004年被列为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的鸡鸣驿再次上榜,而甘肃天水也因为古建筑二两次列名其中。

  以往默默无闻的天水民居为何会引起世人如此关注?它又为何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按照曾在该基金会工作过的迈克尔·徐对《深圳商报》记者甘险峰的说法:“天水古城以一批按照传统风格建造的古代民居而闻名。这些民居的建筑年代不一,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644年,最晚的也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幸存至今的民居共有55处,都以拥有雕刻精美的木门和屏风为特点。许多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居,是天水古城的一处风韵迷人的景观。尤其一些地方名人的故居,最能代表北方民居的特点”。

  在我市育生巷、三星巷、澄源巷、飞将巷等名不见经传的小巷内,明清古民居竟有161处之多。而梁思诚的学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曾先后四次亲临胡氏民居,他称胡氏民居是“甘肃省惟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而胡氏民居,仅仅是天水古民居中的小部分,天水民居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古建民居是我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现存的古建民居共分为6个片区,占地面积约16公顷。去年4月,我市有关部门邀请一个专家小组对古民居建筑群进行了详细普查,最后认定161处院落为明清古民居庭院,并且有了以下结论:天水民居是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的居民院落群,名气较大的有明中宪大夫胡来缙的南宅子、明太常少卿胡忻的北宅子及明清时期当地名门望族的私宅:张氏民居、何家大院、赵家祠堂等。这些庭院建筑大都是砖木结构、设计精巧、布局严谨、古朴典雅。文史专家认为:在中国南、北两大古建筑流派中,天水古建筑的风格兼有北方的粗犷和南方的精巧秀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的三星巷古建筑群的修建年代至少比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古城早数百年,并有专家称这里是“东方木雕的艺术馆”。

  其实天水民居除去建筑研究价值,更多的则是历史人文价值。

  光绪年间武进士赵子培的故居——解放路边的赵家祠堂,不仅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全世界赵氏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它与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故居、当年的荣氏复兴面粉厂相连;自由路、澄源巷的古街区,均属于宋代周氏家族的古建筑群,宋灭亡后,金代完颜氏王爷的女儿金蝉公主下嫁给周家,现在自由路的45号、72号院落,就是当年的“郡王府”;在相隔不远的石家巷、共和巷,有追随孙中山并在秦州发起“黄钺首义”的张直忱的故居;发现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的著名学者冯国瑞及名人赵乃庆的故居都是相邻同巷。 

  甘肃省文物局(1998)14号文件对天水古民居的评价是:“天水古民居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来“世界古遗迹基金会”没有小题大做,天水民居是真正的艺术与历史的遗存瑰宝。梁恩诚先生说,“中国古民居欲求三四百年以上之住宅,殆无存者”但因为西北地区的干燥气候,使得天水这些砖木结构的古民居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所以愈发显得珍贵。

·[秦州] 天水古楼群建筑被确立为世界百大濒危遗址 2005-7-1
·[秦州] 天水古楼群建筑被列入世界百大濒危遗址 2005-6-23
·[秦州] 天水古楼群建筑入选2006年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 2005-6-22
·[秦州] 凤凰专报:天水秦州古楼群建筑被列入世界百大濒危遗址 2005-6-22

·[秦州] 拆除古民居北宅子新建建筑 2006-5-12 12:14:22
·[旅游] 天水旅游 六大可看古民居[标] 2006-4-21 14:05:19
·[走进天水] 胡氏民居(明代建筑)[标] 2006-3-3 22:25:50
·[天水] 胡氏古民居原貌和天水地方民俗实物展在南宅子开展 2006-2-8 15:16:36
·[天水] 天水古民居“穿上”护身衣 2006-1-16 17:55:41
·[天水] 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秦州区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意见[标] 2005-12-21 20:13:35
·
·[天水] 胡氏民居保护达到“四有” 2005-11-4 18:33:44
·[旅游] 天水旅游 六大可看古民居 2004-10-8 14:58:08
·[天水] 颤栗的中国濒危文化遗址:天水古民居 2005-8-16 9:05:55
·[天水] 中新通讯:幽深古巷间静立 走进甘肃天水古民居 2005-7-20
·[天水] 天水旅游 六大可看古民居 2004-10-9
·[天水] 甘肃对天水明清两代古民居建筑群实施保护 2004-7-24
·[天水] 旧城改造九成古建筑被拆 天水古建民居群岌岌可危 2004-1-23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孔繁锦九间楼) 2005-8-11 19:08:25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冯国瑞故居) 2005-8-11 19:07:14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哈锐故居、贾缵绪故居) 2005-8-11 19:06:23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哈锐故居、贾缵绪故居) 2005-8-11 19:05:34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任其昌故居) 2005-8-11 19:04:42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张氏民宅) 2005-8-11 19:03:48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张庆麟故居) 2005-8-11 19:02:56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胡忻故居厅楼) 2005-8-11 19:02:18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胡来缙故居南宅子门坊、胡忻故居) 2005-8-11 19:01:22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中华西路、士言巷) 2005-8-11 19:00:01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澄源巷、赵家大院) 2005-8-11 18:59:12
·[图行天水] 街巷民居(西关片古民居群、枣园巷) 2005-8-11 18:58:13
·[图行天水] 胡氏民居(明代建筑) 2005-8-11 18:57:15

本新闻共9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最 新 图 片
关注名城民居系列报道:天水民居 组图:精心准备 全力以赴办好“节 拆除古民居北宅子新建建筑 图文:310国道牛背段全线封闭 车 图文:秦州千年古观光彩重现 清水县举行华国锋同志“轩辕故里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关注名城民居系列报道:天水民居 细看保护三年间
·乔家大院:从《大红灯笼高高挂》看民宅的幽美
·胡氏古民居原貌和天水地方民俗实物展在南宅子开展
·天水古民居“穿上”护身衣
·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秦州区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意
·胡氏民居保护达到“四有”
·失忆的西关
·英《金融时报》载文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不力
·颤栗的中国濒危文化遗址:天水古民居
·关注名城民居系列报道:天水民居 细看保护三年间
·哈锐与近代天水城市发展
·街巷民居(孔繁锦九间楼)
·街巷民居(冯国瑞故居)
·街巷民居(哈锐故居、贾缵绪故居)
·街巷民居(任其昌故居)
·街巷民居(张氏民宅)
·街巷民居(张庆麟故居)
·街巷民居(胡忻故居厅楼)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最新新闻
·关注名城民居系列报道:天水民居 细看保护三年间
·市中心广场综合改造工程 计划6月30日前完工
·麦积区前4月创劳务收入1.4 5 亿元
·市领导赵春、张广智等对我市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
·“ 节会”新闻宣传工作启动
·关注名城民居系列报道:天水民居 真正的世界瑰宝
·甘谷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服务“三农”天地宽——天水市供销系统整体盈利的启示
·组图:精心准备 全力以赴办好“节会”
·拆除古民居北宅子新建建筑
·甘谷通广灌区农业综合开发改造项目开工
·天水市机关事业单位医保实现刷卡报销
·天水市中心血站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为精简会议叫好
·甘肃大地湾遗址抢救性保护维修项目正式启动
·关于召开2006年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动员大会暨50天倒计时启动
·麦积妇联呼吁社会各界为身患重症的女孩献爱心
·5名花季少女盯上在校女生作案20余起
·秦州区开展纪念“五四”知荣明耻演讲比赛
·秦州高考复读四部获省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