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
天水市投资来源的分析评价及“十一五”期间
投 资 供 需 平 衡 的 对 策
天水市委党校 李克锡
资金是市场经济的“血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天水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由于市场不发达,上市企业数量少,经济发展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为银行贷款、财政资金、引入资金、自筹资金、民间资金。在“十五”期间天水市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从2001年至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28.7亿元、31.7亿元、37.6亿元、43.6亿元,总计投资额达到141.6亿元,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一、天水市投资来源的现状分析
(一)银行资金运筹的基本情况
1、银行资金的筹措情况
(1)天水市辖内银行资金的筹措情况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水市金融机构积极为经济建设筹措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03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金额124.93亿元,贷款余额79.77亿元,存差为45.16亿元。
①从存款来源渠道分析,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0.21亿元,企业存款金额22.26亿元,财政存款金额2.18亿元,农业存款4.06亿元。
②从存款分布机构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存款891004万元,农业发展银行存款3586万元,农村信用社存款194239万元,城市信用社存款12192万元,邮政储蓄存款127128万元。
③从其它来源金融资金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及金融机构可用资金。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天水市中心支行从上级人行申请支农再贷、中小金融机构再货款 5.14亿元,全部用于支持天水市发展农村经济和中小工商业的发展。
(2)国家开发银行贷给天水市城市开发集团资金5亿元
2、银行资金的运用情况
(1)天水市辖内银行资金的运用情况
近几年来天水市的金融机构,围绕天水市产业发展的方向,不断疏通银行资金传导渠道,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资金投入的力度,推动天水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截止2003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9.77亿,比年初增长20.3%,贷款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①从资金占用形态分析:银行存款主要用于发放贷款。发放贷款余额79.7745亿元,占69.35%,准备金存款5.96996亿元,占5.2%,库存现金余额1.2159亿元,占1.06%;邮政储蓄转存12.0621亿元,占10.48%;银行上存16亿元,占13.91%;2003年度全市贷款发放35.9430亿元。
②从贷款分布机构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为55.4573亿元,占69.51%;农业发展银行贷款6.0039亿元,占7.53%;农村信用社贷款17.6250亿元,占22.1%;城市信用社贷款0.6883亿元,占0.86%。
③从贷款期限分析:短期贷款为49.6522亿元,占62.24%;中长期贷为28.2466亿元,占35.41%;委托贷款、信贷贷款等其它贷款为1.87亿元,占2.35%。
④从贷款投向分析:工业贷款为15.2769亿元,占19.15%,建筑业贷款1.2913亿元,占1.62%;农业贷款为14.1427亿元,占17.73%;商业贷款10.0424亿元,占12 .59%;基本建设贷款为12.7172亿元,占22.21%;技术改造贷款为1.34亿元,占1.68%。从银行贷款的主要投资方向,重点支持天水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水、电、路的建设。
(2)国家开发银行资金的运用情况
2003年国家开发银行为天水市城市投资集团贷款8亿元,实际使用贷款4.5亿元,主要是支持天水市城市基础设施及北贾公路建设。
(二)财政资金运筹的基本情况
在“十五“期间,天水市抢抓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良好机遇,争取了一批国债建设项目资金,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有力地拉动GDP的增长速度,发挥了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从1998年以来,天水积极从中央、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国债投资项目涉及城市基础设施、环保、水利、生态环境建设、卫生防疫等方面,在1998?2003年国家下达天水市国债资金9.8394亿元(其中国债补助资金7.6027亿元,国债转贷资金2.2367亿元),有力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