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民的重托
——宝天高速公路拆迁面积丈量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年葆东 惠富强
提起这次宝天高速公路的拆迂面积丈量和协调保障工作,麦积区交通局副局长刘林仓用急、难、险、苦四字做了概括。
“急”就是时间紧,从麦积区6月20日全面开始主线拆迁面积的丈量工作,到7月底工作结束只有短短的40天时间,要丈量5000亩土地及4万多平方米的拆迁物及附着物,时间不可谓不急。尤其是当任伯年副市长7月19日在麦积镇开现场办公会时,整个丈量工作才完成了总任务的40%,在剩余的10天时间里要完成60%,就显得急上加急。
“难”指任务重,涉及面广,协调工作难度大。就拿一棵经济果树的等级来说,省项目办当然希望等级低些,而农民肯定希望等级高些,就可以拿到较高的补偿,如何做到各方满意,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险”指工作环境危险。宝天高速公路所过的党川、利桥一带多为森林地带,一不小心就踩上毒蛇,有时不小心就捅了马蜂窝,有许多工作队员都遭到过马蜂的“冷箭”。
“苦”是指工作艰苦、辛苦。宝天高速公路所过之境多高山峻岭,他们只好跟着线走,一会在山顶一会在沟底,线上山人上山,线上崖人上崖,有时线桩找不到还得一遍又一遍四处寻找。
然而,宝天高速公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所有工作人员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胜利完成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完了5000多亩土地、4万多平方米的拆迁物。对于树木,他们不但要一棵一棵数数,量胸径,还要计算出果时间、盛果时间,以便定出等级,量准补偿标准。队员们都说事关农民利益,一点也不能马虎。
队员们每天早上从7点钟投入工作,到晚上9点才能回来休息,一天要工作14个小时,中午只有半小时的吃饭时间,在野外,饿了就啃几口干馒头,渴了就灌几口矿泉水。林区草木茂盛,早上露水大,队员们腰部以下湿漉漉的,而到了中午,又是汗流浃背,晚上,他们打通铺,忍受着蚊虫叮咬。李继生、雷保军两位战斗在一线的人员告诉记者,一到晚上手一抹头上直掉皮,一天到晚,不想吃只想喝水、想睡。
让他们苦恼的是,起初当地群众并不理解、信任他们,他们数果树、量土地,群众都成群结队跟着看,惟恐他们办事不公,一段时间下来,群众放心了。为了让群众满意,工作组的工作都是透明、公开的,省项目办、土地局及乡镇政府、村委会每方都有一本账簿,四方协同工作,直到一个数字大家都认可,四方才共同签字,群众对此很满意。
一位老人感动地对工作人员说:“我家没有当官的亲戚,一直怕你们不公正,现在我放心了。”老汉感动之余还煮了玉米棒子让他们吃。还有些群众主动将工作人员的衣服拿回家洗,将家里的干衣服送来让他们穿。
在那些攻坚的日子里,区建设局纪检书记王旭因为长时间劳累患了感冒,又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而引发了心脏病。果树所的刘亚洲在丈量土地时因大雨使地埂下陷而跌伤了腰,休息一天就又投入工作。区交通局的刘林仓副局长孩子高烧不退也顾不上回家。在立远、东岔的移动网络是属陕西的,攻坚最紧张的7月份,联络、汇报工作使队员的手机费都直线上升,负责拆迁工作的王旭,平时话费都在80元左右,7月份竟打了400多元,而他们的话费从来都是自掏腰包。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和付出,不但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同时也保证了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