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在秦州区调研时强调
彰显特色优势 因地制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在齐寿乡后寺村调研灾后重建情况)
8月31日,中共天水市委书记王锐轻车简从,深入秦州区部分乡镇和村庄进行调研。他强调,要牢牢抓住扶贫开发、双联行动、灾后重建等机遇,进一步创新思路、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在平南镇孙集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当天,王锐一行先后来到玉泉镇李官湾村、太京镇张吴山村、平南镇孙集村、齐寿乡后寺村、娘娘坝镇钱家坝村,详细了解了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情况,并就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在玉泉镇李官湾村调研)
玉泉镇李官湾村是城郊南山的一个贫困村,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王锐十分关心关注李官湾村的发展,多次深入到李官湾村调研。今年以来,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李官湾村启动了道路硬化、村庄亮化、产业路砂化、围墙改造、村级阵地建设、果园建设六项综合整治工程。

(在玉泉镇李官湾村调研)
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王锐问村干部:“村上的组织生活会开了吗?”“开了,村上的党员干部还给我提了10条意见,主要是提村庄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村支书倪宝成回答。王锐说:“村民提的意见很对,要把村庄管理好。”王锐要求,要让广大农民投入到村庄环境整治、维护和长效管理中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整治,让村里环境卫生清洁、干净、舒适。要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借助于南郭寺景区的辐射带动,积极发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在太京镇张吴山村调研)
太京镇张吴山村是王锐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联系指导整顿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该村由张家山、吴家山、鸡儿咀3个自然村组成,有186户832人,耕地面积1830亩,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农作物和劳务收入为主,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968元。在村委会,王锐听取了天水建筑设计院作的张吴山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汇报,并与区、镇、村干部座谈,共同探讨张吴山村今后的发展路子。王锐指出,张吴山村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积极争取省上政策和资金。要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区、镇、村三级尽快制订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要强化产业支撑,把村上的发展与秀金山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以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要坚持商业开发与农户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模式,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加快村上的发展。

(在平南镇孙集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孙集村是秦州区最早启动新农村建设的村庄之一。自2006年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孙集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崭新而整齐排列的二层小楼,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通往每家每户,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矗立在街道两旁……看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风貌、新气象、新变化,王锐连声说好。王锐强调,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培育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以点带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注重挖掘本村特色,找准发展路子,让更多群众富裕起来。

(在娘娘坝镇钱家坝村调研灾后重建)
王锐曾多次深入到秦州区娘娘坝镇钱家坝村察看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立秋已有20多天,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否搬进新房,王锐再次来到钱家坝村察看工程进展情况。当看到35栋新楼主体工程竣工时,王锐强调,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灾后恢复重建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精心组织施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千方百计排除一切困难,力争早日完成重建任务,确保受灾群众在入冬前搬进新居。

(在太京镇张吴山村调研新农村建设)

(太京镇张吴山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图)

(太京镇张吴山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