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平坦、村容整洁、景色秀丽,走进秦安县云山乡高党村,优美的乡村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一栋栋富有农家特色的民居坐落于青山环抱的小山村中,一条条水泥路通到每家门前。村里的养殖场、苹果园,带富了户户村民……村貌之变、产业之变、民风之变,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农村贫困落后的概念。

谈起产业路,村民们显得很兴奋。从他们口里得知,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后,村里的农业产业发展也有了起色,现代养殖业、种植业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几乎家家都发展起了林果产业,好几家养起了鸡、猪、羊等,村民收入也增加了。“路修通了,产业变强了,村里的垃圾也有归宿了,发家致富的路子多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一切变化都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说起村里的变化,大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村里文化休闲广场上,无论是在清晨、午后,或是夜幕降临时,附近的村民都会来到这里,休闲散步或健身运动。特别是到了晚上,忙完了农活的村民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或跳舞、或聊天、或玩耍,丰富的文化生活,除去了他们劳作的辛苦。高党村村民高小兰乐呵呵地说,“每天晚上只要有时间,我就来这里跳广场舞建身,既放松了心情,又拉近了邻里关系。”
“以前,村里人干完农活,除了打牌赌博很少有其他活动,邻里纠纷也多。现在大家空余时间跳舞、唱戏、读报,还可以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生活充实和谐多了!”谈起现在的生活,村民高喜生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现在,村里人都能将垃圾定时送到指定地点,养成了自觉打扫街道卫生的习惯。”高党村党支部书记高保生说,“以前我们村环境卫生非常差,通过村庄整治,村民素质逐步改变提高,村庄面貌大变了样。”高党村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高党村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统一组织、全民参与、互相监督的原则,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并成立了农村环卫保洁队,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行动,真正做到了环境卫生整治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秦安县先后为高党村硬化水泥路3.6公里,修建道路排洪渠1.3公里,沿通村道路栽植行道树893株,新建垃圾点3处、填埋点1处,实施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建成359.36平方米二层砖混结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并配套修建文化广场2858平方米,绿化83平方米,安装太阳能灯4盏。同时,配备手推式垃圾保洁车2辆,垃圾清扫工具12套。
据云山乡党委书记蔡向增介绍,高党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整村庄治脏、乱、差为突破口,按照“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标准,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努力构建产业发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幸福新农村。

美丽乡村建设,拉近了群众和政府的距离,通过硬化村庄道路、改造农村电网、设置村内环卫设施、修建文体活动场所、绿化美化村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