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6千多名拾花人员赶赴新疆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省组织赴疆开展季节性务工工作,近日,秦州区召开2011年赴疆拾花专题会议,邀请16乡镇分管领导及多名拾花劳务经纪人参加,统筹安排今年秦州赴疆拾花工作的具体事宜。截止目前,已有组织地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单位输送拾花人员6000多人,预计创劳务收入3000万元。
在具体工作中,秦州区劳务办按照“政府搭台,能人带头,农民自愿”的方针,对赴疆拾花采取市场化运作,首先,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并且组织外出拾花致富的能人走村入户,采取现身说法的方式,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激发农民群众外出拾花的积极性,让群众尤其是农村妇女认识到拾花是风险少,时间短,挣钱快的好门路。其次对报名拾花人员进行短期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拾花技能和基本的维权知识。同时,秦州区16乡镇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作用,开展票务直通车活动,进一步前移服务窗口。并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及时分类整理,让农户掌握最新的用工信息,了解国家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打消拾花人员的心理顾虑,放心外出挣钱。
秦州区积极开展劳务品牌创建活动
为了加快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全区农民工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就业竞争能力,今年以来,秦州区积极开展以齐寿建筑工、秦州技工、秦州曹刘保安、牡丹家政服务大姐为主要劳务品牌的创建活动。
秦州区紧密围绕劳务品牌创建工作建立机制,加强领导。区上由劳务办牵头,农机化学校、腾飞电脑学校参与的领导小组,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明确职责分工,搞好创建服务。完善由政府牵头、部门参与、专家论证,行业指导的建设机制。制订劳务品牌创建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了安排部署,形成协调一致,上下贯通的工作网络,推动劳务品牌创建工作开展。并且在天水劳务经济网撰写专题文章,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营造了全社会重视劳务品牌,创建劳务品牌,发展劳务品牌的良好氛围。
这次劳务品牌创建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培训工作进乡镇,依托乡镇培训机构,为劳务人员提供“近距离,一站式”培训服务,5月12日腾飞电脑学校开班,5月20日西口镇保安专业开班,5月25日农机化学校农机驾驶员培训开班,都是在农民家门口开展培训,使农民工务农与技能培训两不误。通过在各乡镇开展的电脑、农机驾驶、保安等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树立了诚实守信、勤劳吃苦的优秀品质,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口碑,提升了秦州在人力资源市场知名度。区劳务办组织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命名的四个劳务品牌:秦州技工、齐寿建筑工、秦州曹刘保安、牡丹家政服务大姐,已经准备资料在市工商局申请注册。区上还将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培训资金的投入,加大现有各类农民工培训项目工作力度。通过不断打造劳务品牌培训,使秦州外出务工基地更加稳固,有组织输转规模更大,就业门路更广,劳务收入更多,合法权益更有保障。
秦州区上半年劳务收入5亿多
今年上半年,秦州区劳务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上半年劳务输转9万多人,其中有组织输转6.2万人,创劳务收入5亿多元,比去年增加6450万元,增长12.68%。
根据秦州的实际,区劳务办提出“走出甘肃,走向全国”的口号,狠抓品牌培训,提升劳务输转的质量和效益,按照产业化的思路抓劳务开发,走出一条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基地为依托,企业为主体的劳务产业化之路。秦州区齐寿乡、华岐乡、平南镇、皂郊镇等地有许多建筑队,由小工程队发展成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这支约6万人的劳务队伍每年能挣回7亿元。秦州劳务办因此申请注册了齐寿建筑工,依托劳务经济带头人和返乡创业带头人兴办的实体,形成常年稳定的劳务输转关系。以秦州藉河技工、牡丹大姐家政服务、秦州曹刘保安等为劳务品牌的行业都形成了政府搭台,挎区域劳务协作和订单式、定向式集团化、有序化劳务输出格局。同时按照品牌化思路抓技能培训,截止6月底完成技能培训8175人次,引导培训2400人次,努力改变“文化低、无技能”的现状,重点扩增有技能人才,实现“培训一人,发证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
在农忙期间,经区劳务办协调,各乡镇为外出人员家庭开展农忙互助,建立各类帮扶小组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力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同时,通过开展大型人才招聘会,票务直通车等活动,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进一步前移服务窗口,极大调动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