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启动建设后,国家必将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特别是区域内产业开发、资源配置将会大规模扩散联合重组,这无疑将是我们发展的重大利好,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处理好借势发展与自力更生的关系。而作为经济建设的主体,企业由政府推动实现发展只是手段。经济建设的目标,最终都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项目和企业上,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经济区建设才能有所成效。同时,我们的政府,尤其是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推动作用,整合利用和调动多方资源,用顺畅的政企关系争得我们在经济区中的大发展。
科技支撑与全民创业、招商引资与优化环境都是需要理顺的两大关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培育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优势产品,发展规模经济。而全民创业就是要把政府和民众的精力都集中在经济发展上,自我创业愈充分,民营经济发展愈快,经济发展规模愈大,社会财富创造能力愈强。目前为止,我们还未真正形成全民创业高潮,这也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根源。另外,经济区建设、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个项目上,必然要加强合作交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多层次、宽领域、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身为关中进入天水的必经之地,当然还要优化和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地方工业体系必须加强
今后的发展当中,我们必须要把自身放进经济区建设的大格局中去审视,合理定位产业布局,与关中地区及市内各县区形成分工合理、协作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作为我市连接关中地区的重要节点和区域,我们将在经济区中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商贸物流和旅游产业开发等一系列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把麦积区打造成经济区中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区。
城市带动要强化,区域发展载体要构筑。今后我们将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突出抓好渭北老城区、社棠工业区、桥南渭滨新城区、甘泉教育科研区和廿铺工业示范区“五大组团”建设,形成“一水中流,五大组团特色明显”的城市建设新格局。以天水机场通航和宝天高速公路及过境段的加快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关中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合作改善交通条件,构建关中—天水4小时经济圈,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工业强区必须要培植地方工业体系。对我们来说,要全力支持星火、风动、锻压、卷烟、奔马啤酒等骨干企业提高生产能力,配合市上抓好西部机械制造工业基地——社棠星火工业园建设,实施好天水热电联产项目,形成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工业产业集群。产业富民,还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苹果、葡萄产业要做大、做强、做优,其他果业要做精,干鲜果果品产业基地要培育壮大,促使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重点要将三新阳地区建成全市最大的高效农业主产区和畜禽养殖示范基地,加快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步伐。
在发挥资源优势的方向上,必然要壮大旅游产业,把麦积建成名副其实的区域旅游热点城市。生态风情游、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和寻根祭祖游都将是开发的方向。宝天高速公路沿线精品景点都将规划和开发,精心打造以麦积山石窟为中心,石门山、百花川、桃花沟、普渡峡、街亭古镇为节点的百里风情旅游精品线路。同时不能放松与关中地区的协作,促进彼此的旅游文化资源共享,打造整体精品旅游线路。
另外,还要用商贸大区的构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仓储营运、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的现代物流体系都要构建,完善城乡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启动实施甘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打造集交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信息处理为一体的具有麦积特色的区域性现代化物流平台。提升商埠路商业步行街商气、人气,发展大型现代超市,新建、扩建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重振麦积区商埠“旱码头”的雄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