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 恢复重建
天水在线 甘肃日报天水记者站走进受灾村-赵家咀

采访时间:2008年6月12日
受灾重点村:秦州区玉泉镇马兰村赵家咀自然村
市级帮建领导:张景辉 天水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 帮建单位:天水电力总公司、68202部队
秦州区帮建领导:周伟 秦州区人民政府区长 区帮建单位:编办
第一章 村庄概况

一、地理位置
马兰村赵家咀自然村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城郊北部山区,东接玉泉镇皇城村,南临天馋公路,西连马兰自然村,北与麦积区渭南镇毗邻,距市区2.5公里,盘山公路畅通,交通条件比较便利。
二、基本情况
全自然村共有农户69户335人,劳动力140人,有耕地面积591.76亩,人均1.76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523.77亩,有90%的劳动力进城从事劳务输出和建筑装潢,成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务输出和建筑装潢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2007年人均纯收入1742元。

胡世翔家的房屋倒塌

胡永友家的房屋倒塌
三、受灾情况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地震波及面大,震感强烈,造成该村村庄南侧高10米、长500余米的山体坍塌,导致山体上部及山体下部20户农户(105人)的102间约1125平方米房屋全部倒塌,其余47户农户(230人)的322间约4830平方米房屋不同程度出现裂缝,已属危房;损坏电视机13台,摩托车1辆,直接经济损失约300多万元。由于大部分村民房屋靠近坍塌山体下部位置,属危险区域,安全隐患很大。
灾情发生后,引起了国家、省、市、区党委、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有关领导和人员多次深入村庄视察、慰问,捐赠物品,帮助灾民度过难关,应急避险工作已告一段落,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已经启动。

大樱桃
四、经济条件
该自然村520多亩耕地已退耕还林,除30多亩大樱桃为经济林外,其余全为生态林。主要的经济来源依靠劳务输出、建筑装潢和退耕还林补助。

五、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赵家咀自然村位于青藏高原之东侧,北温带之南沿,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干夏温,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0.2℃,极端高温37℃,极端低温-19.2℃,年曰照2200小时左右,日照率约48%,年均降水量500毫米,集中于7-9月。频发灾害性气候:干旱、冰雹、暴雨、低温等。
2.地貌特征:赵家咀村处于我国地形分级的第二阶梯地带,属于秦岭地槽褶皱带和陇西陆台两大地质结构单位的过渡带,全村分一梁两湾两沟,地形复杂,高低悬殊,属渭河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为黄土、黄绵土和经常年雨水冲刷裸露的红土;先前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近年通过退耕还林和南北两山绿化,植被覆盖率大为提高,但遇到强降雨、地震,山体裂缝、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属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重点监测区域。
第二章 新村村域布局

因地震的破坏,造成山体疏散,滑坡现象随时可能发生
一、搬迁原因
一是赵家咀自然村因5.12地震,房屋倒塌、受损情况十分严重,加上滑坡险情的危胁,38户村民的房屋已不能居住;
二是旧村庄经地质等有关部门考察论证,因地震的破坏,造成山体疏散,滑坡现象随时可能发生,已再不宜在村庄旧址上进行新建或加固维修,需对部分农户进行异地搬迁。
二、新村选址
因赵家咀自然村旧村和附近区域多属滑坡危险地带或地形不规则地带,无相对集中和适宜的地方供新村建设选址,需从离本村较近的区域置换外村土地进行异地搬迁。
按照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工作人员多处勘察选择,并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新村选址定在犍牛沟坡地区域,位于天馋路北侧,南与天馋路紧临,通过天馋公路通村天桥,与罗玉居民新村相连。
规划新村占地面积约14亩(9334平方米)。该片土地分别属于马兰村陈家窑自然村的约5.3亩、左家场村的约8.7亩,经过场地平整以后,实用面积会略有增大,土地利用率较高,但需要村与村、户与户之间进行土地置换。
通过地质部门勘探,该区域土质为黄土,地质结构紧密,山体平缓,适宜住宅建设。同时,该规划区域靠近城市,交通便利,既便于群众通行和经济发展,也可解决吃水难的问题,因而是唯一一处可行的就近搬迁地址。通过镇村两级协调,村与村、村与耕地承包农户间分别完成了用地置换手续。

日前,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来到赵家咀村调研恢复重建工作。
三、建筑规划
1.搬迁户数:造成村庄南侧山体坍塌,经过市、区地质、土地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勘察,认定位于目前滑坡山崖上的19户、崖体下的8户及东侧11户村民的住宅已无法居住的农户共38户。其他不属滑坡或滑坡危及区的农户,建议在旧址重建或加固维修,地质结构较好、房屋未受损的其他农户在原址原房居住,不列入本次搬迁范围。
2.建筑规划:经建设部门规划,新村选定区域从低到高可建房屋10排,按照地形每排可建住宅2-5户,每户占地面积165平方米,折合0.25亩。
3.户型设计:根据当地村民的居住习惯和大部分农户有3代人共同生活的实际,由镇上按照二层楼房、平顶、马鞍架三种类型提供设计户型,配套住宅、客厅、厨房、厕所、圈舍等使用功能,确定建筑风格和平面布局,供搬迁户结合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家庭实际进行户型选择,镇村通盘协调,统筹安排,既要满足农户的需要,也要保证建设的统一性。

因地震的破坏,造成山体疏散,滑坡现象随时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