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秦州区委宣传部 裴振刚

作别2006;迈入2007。
新的一年,新的思路,新的征程。
2007年1月8日上午8时许,236名人大代表带着全区64万人民的重托和殷切的希望,精神抖擞的迈入区委礼堂,去履行他们神圣的职责!
今天的区委礼堂花团簇立,气氛热烈而又友好,洋溢着春天般的融融暖意。
上午8时30分,区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佩授宣布天水市秦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天水市秦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应到代表239名,今天上午大会因事因病请假的代表3 名,实到代表 236名。符合法定人数。
这次会议是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审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计划和财政报告,选出我区符合人民意愿的新一届国家机关领导成员,进一步动员和团结全区人民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推进全区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保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主席台就座的有:张健、马佩授、周伟、杨虎林、宋建平、王小林、牟建林、何忠兰、李鹏凡、赵耀雄、王万珍、胡波、柳力利、方晨、王毅、马有魁、霍秀清、陈蓉华、刘怀顺、赵春明、裴浩仁、胡秀玉、黄有源、闫尚岚、李志杰、高文舟、秦毅敏、李映泉、杨波涛、张千红、唐秀成等31名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区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魏致中、区政协主席王惠麟;区委常委、武装部政委杜伟;区政府副区长成少平、何宝平、方宝华、蒋小丽;区政协副主席钟绵邦、王向梅、李广鸣、吴兆祖等同志。另外,市委对我们这次会议特别重视,派市委组织部部委委员、干部科科长张勤学同志参加、指导这次会议。

列席这次会议的还有: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的区委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的群团负责人;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的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负责人;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区直有关部门;驻区有关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不是区六届人大代表的乡镇长以及出席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列席人员共计181人。

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马有魁、马佩授、王毅、方晨、杨虎林、宋建平、张健、周伟、柳力利、郭鹏魁。
这次会议的议程是听取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秦州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周伟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他说, 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十五”计划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实现了区五届人大提出的奋斗目标。预计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4.23亿元,比2002年增长73.7%,年均增长14.8%;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9.17:47.12:43.71调整为7.75:46.28:45.97;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54亿元,比2002 年增长56.23%,年均增长11.83%;四年来共争取市级以上投资项目424个,争取资金3.24亿元;招商引资项目242个,到位资金12.8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7亿元,拉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周伟说,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坚持和把握以下主要原则: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发展摆在第一位,把科学发展落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各项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破除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性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聚集发展要素,凝聚发展合力。
必须坚持从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和定位秦州的发展,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创特色、争一流,不断取得率先发展的新突破。
必须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创新机制,用足用活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优势。
必须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加强政风建设,强化效能监察,提高服务质量,建设民主、法制、务实、廉洁、服务的新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全区群众的公共福利水平,促进全区群众家庭财产的普遍增加,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周伟说,今后五年是我区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总体上处于夯实基础、优化环境、突出特色、提升优势、加快发展的阶段,我们要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务实工作,努力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进一步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坚持发展以商贸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高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坚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坚持科教兴区战略,统筹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业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加快发展的合力,努力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城区、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城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城区、科教文卫中心城区、旅游服务中心城区和最佳宜居环境城区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的比重显著提高,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中上水平;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就业人员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城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城市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