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庆阳>>正文
那一抹绚烂的民俗风情——走近庆阳民间艺人
(2008-11-6 7:52:11)  来源:甘肃日报 > 五版   打印本页

  核心提示:似一汪澄澈清泉,在历史的长河中汩汩流淌;若一朵性灵之花,在广袤的董志塬竞相绽放。香包、剪纸、皮影、木偶……在陇东,这些特殊的文化符号,历经乡风民俗的熏染,饱受季风时雨的浸润,承载了太多的故事,蕴含着太多的寓意。

  它们绵绵不绝,代代相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借助文化产业发展的春风,这些古老而灵动的“文化符号”,跳动出和谐的音符,将凝重的董志塬,装饰得风情万种,点缀得婀娜多姿。

  9月初,在第六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举办之际,我们走进庆阳,走近一个个民间艺人,触摸那些古老原始的脉搏,感受那种粗犷稚拙的气息,寻觅那一抹民俗文化的美丽踪迹……

  纪事·观察: 那一抹绚烂的民俗风情———走近庆阳民间艺人

  吉彩琴:一不留神“剪”到了国外

  谈笑间,吉彩琴手中的剪刀飞舞,还没顾得上留神她的手法,一幅妙趣天然的大红窗花已递到了记者眼前。即兴剪纸,不用样子,随心所欲,剪啥像啥,这就是吉彩琴“以剪代笔”的剪纸艺术。

  “如果打底稿或者照着一幅图剪,我想,就不叫剪纸了。”46岁的西峰区西街办秦霸岭村村民吉彩琴对记者说。

  凭着这一手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技艺,去年7月,吉彩琴参加了庆阳市政府赴欧洲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在法国巴黎等地,她拿起剪刀,随看随剪,现场表演,短短几分钟,让人眼花缭乱的剪纸作品便从指尖流淌而出,富有庆阳民俗特色的“生命树”、“抓髻娃娃”,还有埃菲尔铁塔、郁金香花等……直让外国人翘大拇指。

  “这不,今年4月,法国人还专门跑到庆阳来买我的剪纸呢。”

  如今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吉彩琴,再也不是那个跟在奶奶屁股后面“铰花花”的山村小女孩了。

  吉彩琴出生在庆阳市合水县山区,她的奶奶是当地有名的剪纸高手,母亲也有着一双能剪会绣的巧手,在她的记忆中,逢年过节,乡里乡邻的人都会跑到她们家来要剪纸。长期的耳濡目染,让吉彩琴与剪纸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长大后,吉彩琴嫁到了西峰城区。两地环境的不同,剪纸的风格也不同,这让吉彩琴对剪纸有了新的领悟,她的剪艺不断提高,作品不断创新。光一个“抓髻娃娃”,这个庆阳市农村特有的一种民俗剪纸作品,在吉彩琴的剪刀下,就能翻新出十几种样子。

  多年来,吉彩琴一有闲暇时间就剪剪纸,过过瘾。后来,她开了婚庆礼服店,把剪纸当作“赠品”,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近年来,让吉彩琴没想到的是,庆阳市大力发展民间民俗文化产业,连续举办几届“庆阳香包文化艺术节”,这给她的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现在,庆阳的香包、剪纸、皮影逐渐走向省内外,形成了产业。从此,剪纸成了吉彩琴生活的全部。

  在吉彩琴的剪刀下,一幅幅或稚拙、或精细但无不充满情趣的剪纸作品,惟妙惟肖,意趣天成。空中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在她的剪刀下无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年光剪纸她就能挣十几万元。北京、上海、大连、青海的文博会,她的作品还不断得奖,她也曾代表我省赴澳门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作为一个农民,吉彩琴还有一个职称———副高级剪纸艺术师。她说,她很乐于给年轻人传授技艺,这两年除带七八位学徒外,她还到中小学讲课。更令她自豪的是,她还应邀前往陇东学院,给大学生讲了课。

  谁让吉彩琴剪刀这么神呢?很多庆阳人都知道,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在观看了她的剪纸作品后,欣然题词:“学习吉彩琴的剪纸艺术。”

  金香莲:想把剪纸编成教材68岁的金香莲也是一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她获过很多荣誉: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中欧文化艺术特使、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等等;她的作品也传到了很多国家:法国、新加坡、日本……

  金香莲的另一个身份是退休教师。1988年之前,她是庆阳一所小学的体育老师,高级教师。“跑跳投掷我都行,体操、乒乓球、排球都练过。我个子不算高,可弹跳好,庆阳女篮队长当了十几年。”与周围一起卖剪纸的妇女站在一起,金香莲的谈吐与气质与众不同。

  48岁的时候,金香莲因病退休,回到家乡边带孙子边养病。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金香莲并没有闲下来,村里人都知道她是个巧手能人,六七岁时她的剪纸就小有名气,年轻时就有60多幅剪纸作品被省群艺馆收集,有些还被收到《甘肃民间艺术选编》一书中。

  “比起母亲我还差得远呢,我母亲纺线织布绣花剪纸,样样都行。想剪啥就能剪成个啥,那才叫剪得好哪!”

  1997年,金香莲剪出了她的第一幅“大作品”———为香港回归创作的《迎回归》。她把自己的作品和美好心愿寄到了香港,虽然没有收到回信,但却从此走上了创作之路:《二十四孝》、《吉祥百虎》、《水浒一百单八将》……当过多年教师的金香莲很快剪出了自己的风格。

  金香莲从剪纸中找到了无穷乐趣,她决心要把自己的作品印刷成册,为此她卖掉房子,凑齐钱出了4套作品集。

  剪纸剪到这个地步,很多人不理解。可金香莲笑了:“就是喜欢,从小就喜欢这东西!”

  几年后,金香莲的剪纸卖了10多万,卖房的钱收回来了。余下的钱,她就拿着到处去参展,“全国跑、满世界跑,我已经出了三次国了。今年3月还去了趟日本。”“年龄大了,才要出去看看。外面搞艺术的人多了,我也跟着长长见识。”不过,金香莲的剪纸比她去的地方还要多,法国、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等,有些,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

  有这样一个对剪纸“狂热”的母亲,金香莲的儿女都学会了剪纸,孙子也会。外孙学的是刻纸,用刀刻,年轻人眼睛好使手脚麻利,用刀刻起来比金香莲剪起来快得多。

  退休多年后,金香莲又走进了学校。这一次她不再教体育,而是教孩子们学剪纸。“我到西峰区的小学教,娃娃们学得很快。我想着能不能编个剪纸教材,什么阴剪法、阳剪法都写进去,娃娃们一看就明白。”

  马秀珍:教大学生剪纸的农妇68岁的马秀珍坐在人来人往的展厅里,就像是坐在自家的炕上一样自在。

  马秀珍确实也是坐在炕上,“展台”是青砖盘成的炕头,炕上还有一个小炕桌。马秀珍倚着小炕桌,盘腿坐着,随着手里的一把小剪刀上下翻飞,一块红纸转眼变成一幅“剪剪相连、剪剪不断”的窗花。

  看上去是再地道不过的一位农村妇女,怀里不时响起的手机却又显示出一些不同。

  这位西峰区什社乡文安村的农妇是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剪纸剪了40多年,剪出的作品有几万件,多是民俗风情,是庆阳人说的“前塬派”剪法,最古朴最传统的那种剪法。

  会剪就会画。马秀珍画的“农民画”质朴厚重,浓浓的乡土味一缕缕地传递给观者。先画样子,再照着剪,马秀珍不但自己剪,还教三个女儿学剪纸,大女儿聂粉茸的作品和母亲的挂在一起,就是一场母女作品展。

  因为会剪纸,马秀珍去了很多地方,带着作品去参展的路费都是马秀珍一剪刀一剪刀剪出来的。马秀珍的作品也销到了很多国家:“澳大利亚、英国……”马秀珍掰着指头用浓浓的庆阳口音说出一连串国家名字,给我们一种巨大的反差。

  “一年挣个一万多,对我老婆子来说好得很!”马秀珍“呵呵”地笑了。

  前年4月份,这个不识多少字的农妇到陇东学院,给大学生们上了三堂课,讲的就是剪纸。在明亮的大学教室里,马秀珍一边剪一边讲,就像坐在自家的热炕上一样从容。

  拓占聪:最后的木偶艺人

  第六届甘肃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数以万计的展品中,西峰区展区的一个角落里,4个一米多高的木偶成为绝无仅有的“孤品”。

  4个浓墨重彩的木偶人儿描眉画脸栩栩如生,佩饰穿戴鲜艳如新,做工是极为精细的,就算是外行,看一眼也知道是好东西。

  “几百年的东西了,上的色一直没变过,现在是做不了了。”62岁的拓占聪取下墙上挂着的木偶,手伸进戏衣,牵扯起几根挑线时,原本呆立不动的木偶人物瞬间甩袖挪步,漆黑的眼珠顾盼神飞,像是从戏台上走下来活生生的“角色”。

  拓占聪说:“一整套有37个木偶,是我们家一辈辈传下来的,到现在有200多年了。上次到省里展出,有个专家说,这样的木偶戏全甘肃也没几家了。”

  家里的37个木偶能构成100多出戏的角色,拓占聪和他的家人会唱这种快要绝迹的木偶戏。在庆阳甚至在甘肃,拓占聪成了最后的木偶戏艺人。“这种木偶戏庆阳人叫‘肘胡子’,因为要肘起来耍嘛!唱法和皮影戏一样,但走法和大戏一样。”皮影戏只需一人就能从头唱到尾,木偶戏一般一人演一角;操纵皮影的人坐在那里不动就可以,操纵木偶的人却要跟着木偶一起腾挪跌宕,比唱皮影演大戏都费功夫。

  拓占聪会唱木偶戏,也会唱皮影戏,“我们父子兄弟六七人,唱的敲的拉的都有了。唱木偶戏要麻烦些,最少也得12个人。今年没唱,去年唱了两场,唱一场能挣1000多块钱。”

  除了唱木偶戏、唱皮影戏,拓占聪还是一个做皮影的好把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学会了做皮影,但真正开始做还是从1978年开始的。“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以前不让演的皮影戏重新走村串户,可皮影戏班子的行头在“文革”时候全烧了。”知道拓占聪会这门手艺,皮影戏班子纷纷找上门来,多年不用的手艺重新派上用场。

  1978年之后的10年间,拓占聪的皮影卖出了几千幅,通常一个皮影戏班子的全套皮影行头也就七八十幅皮影身子,两三百幅皮影头,这样算来,拓占聪制作的皮影遍布庆阳大多皮影戏班子。

  儿子拓正浩跟着父亲学会了做皮影,但不会唱皮影戏,更不会唱木偶戏。

  “在庆阳能唱木偶戏的也就四五个人,大多六七十岁了,只有一个40多岁的‘年轻人’会唱。皮影也一样,唱的人少了,会唱的都老了。”拓占聪说。

  王清政:刻着皮影进县城

  第六届甘肃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在环县展馆的一隅,有一位刻制皮影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雕刻皮影的案桌前。熙熙攘攘的游客,不时在他面前驻足,但他总是一丝不苟地把自己沉浸在艺术创作里,心无旁鹜。他的老花镜很老,躬曲的背也很老,只是那握刀的手,充满了呼之欲出的灵动。

  这位老人叫王清政,2002年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命名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其实王清政只有56岁,大半辈子里,他刻制的皮影不下4万件,“刻”出了名声,也“刻”老了自己。而王清政却说:“我可是‘刻’着皮影进县城的。”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相 关 新 闻

·艺无止境 相学相长 天水民间艺人赴张掖亮绝活·我市第二批民间艺人晋职“副高”
·天水又有13名民间艺人通过副高职称评审·天水13位民间艺人获副高职称

最 新 图 片
中共平凉市委书记马世忠同志简历(图) 组图:兰州“万名干部扫大街”开始 平凉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 马世忠任书记 甘肃将旅游厕所搬上“台面” 掀起“建厕风暴” 兰州突降大雪电线受损 200户村民家中断电(图) 甘肃一线民警全部配备单警装备(图)

 甘肃新闻
·那一抹绚烂的民俗风情——走近庆阳民间艺人
·甘肃地震灾区获国家开发银行5亿元灾后重建贷款(图)
·未来3天甘肃省大多地区将普降小雨雪 甘南有中雪
·兰州市将建百人正县级人才库 符合5条件有望入选
·麦积山西路灯红酒绿 “酒吧一条街”渐具雏形
·陆浩 徐守盛会见国家民委主任杨晶一行
·徐守盛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当前重点工作
·甘肃庆阳庆城中学学生中毒事件 已造成2人死亡
·白银市委书记袁占亭就一网民留言回复3000字
·临夏州委书记:我从留言中读懂网友对临夏的关切
·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同志回复人民网网友留言
·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甘肃省考区网上报名确认通知
·深圳网络媒体陇南行抵达兰州中川机场(图)
·甘肃省各地政府将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中共平凉市委书记马世忠同志简历(图)
 文化历史
·明年有望开放全部蒋介石日记 国共内战谜题将解
·江西省德兴市发现“毛主席请柬”(图)
·百年疑案终获破解:光绪确死于砒霜中毒(图)
·建交:周恩来巧妙用计 基辛格大骂日本(组图)
·回眸:“四人帮”被捕前最后一次露面(组图)
·毛泽东:老蒋挖我祖坟大失民心必败无疑(图)
·胡耀邦批的强奸案 上海市委第二书记之子被正法
·张贤亮:文革牛棚中的“性启蒙”
·杨尚昆回忆庐山会议始末
·外交官讲述中苏关系正常化背后故事
·千古名臣魏征:朝堂上的“持不同政见者”
·尼克松中国行的罕见照片(组图)
·美研究者至今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打不下来
·大贪官和珅选择朋友的四个特殊标准
·杨尚昆曾被毛泽东冤批:你就是彭德怀的尾巴
 博 客
·常春藤的博客:美国大选日见闻
·晚霞摄影报道:深秋山间拾零(组
·天高云淡摄影报道:山乡秋韵(组
·李永生摄影报道:新农村巡礼(组
·瞧,三马路的雕塑与谁为邻(组图
·烟雨阁:走进兰州 回味天水(图
·张景文摄影作品:深秋印象(组图
·历史性的时刻我又看到了美国
 播 客

·舒淇裸露走秀曝光 制级内衣秀
·匈牙利年轻女老师在学生面前大
·东莞首届性文化节情趣内衣秀
·魔鬼天巉公路“吃人”无数
·海容天天全裸入铁笼表演行为艺
·崔真实郑俊浩火爆床戏
·AV女优 小仓优子
·美女模特一起欣赏春宫画
 娱 乐

·“邦女郎”盖玛秀泳装 赞007吻技棒(组图)
·组图:范冰冰最新性感写真
·台媒曝舒淇全裸影片出版 与王力宏恋情告吹(图)
·41岁温碧霞展现优美舞姿 享受跳舞过程(组图)
·阿娇不雅照再现网络 网站可能负民事责任(图)
·小仓优子被游说拍全裸写真 称可收入1300万
·组图:韩国女星为何都钟情低胸爆乳装
·赵薇拖欠学费25000元 经纪人:今天已补交(图)
·宋祖德顶风再放狂言:黎明李嘉欣有6岁私生女(图)
·滨崎步爆乳装夜店买醉 步态蹒跚男伴搀扶(组图)

 社 会
·林嘉祥称对小女孩搭肩为表示“谢意”(组图)
·歌手臧天朔因涉及廊坊命案等多起恶性事件被抓
·乡干部群发短信污辱县领导 被行政拘留5天(图)
·整容成毁容 女子乳房整形失败遭丈夫离婚(图)
·老师办公室内偷看黄片 学校大屏幕直播20分钟
·深圳警方召开发布会 通报林嘉祥猥亵罪不成立
·海南上万只青蛙横穿马路 专家称与地震无关(图)
·导购小姐曝电视购物黑幕 “钻石”项链是地摊货
·林嘉祥猥亵女童案今公布结果 白衣女子并非情妇
·四女生为替男生出气 强迫女同学冷天脱衣拍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