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庆阳>>正文

“香”飘四海——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2006-1-23 7:58:38)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  打印本页

  为此,庆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围绕小香包做大文章,用小香包催生大产业的计划。首先是通过举办节会,构筑发展平台。自2002年开始,市上决定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以香包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为宗旨,现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一届比一届红火。香包节激活了人气,凝聚了财气,提升了名气。仅2005年端午节期间举办的第四届香包节,展示各种香包、剪纸、皮影等民间工艺品220万件,销售额3018万元。各行各业引进合同项目182个,签约资金37.37亿元。国内外十余个团体邀庆阳香包展销,香包等民俗产品已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有售。巧夺天工的庆阳香包弥漫着浓郁的芳香,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在市场化运作中,政府一方面扮演着“引导员”角色,另一方面为香包产业发展大开“绿灯”,通过技术指导、减免税收、资金扶持、商标注册等多种手段,催生新办了一批文化企业。目前,庆阳加工香包刺绣民俗文化产品的企业已有100多家,营销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的公司86个,并在全国7个大中城市设立营销公司和加盟店。拥有12家子公司的庆阳香包产业集团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千家万户生产相对统一、定型的香包产品,集团公司统一销售,农户利益得到保证的同时,公司也有660万元的年收入。在庆阳市民俗工艺开发中心的几家店铺前,记者看到运输香包的车辆排起了长队。该中心的负责人说,要求订货的外地客商抱怨电话打不进来,现在手捏订单一大把,愁的是供不上货!

  在庆阳民俗艺术研究所,45名专、兼职研究员在短短三年时间整理出版了《庆阳香包民俗艺术品规范标本》、《庆阳传统刺绣文样释译》等民俗专著,挖掘设计出的香包等民俗产品种类达到11个门类2000余种,他们还采用生产与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对香包生产人员和营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这些举措的实施,推动了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上台阶、上水平。

  小小香包,为当地群众开通了把艺术品变为商品的渠道,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也架起了庆阳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2页  [01]  [02]  

   
最 新 图 片
组图:兰州飘下2006年首场雪 邵克文当选政协甘肃省第九届委员 甘肃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 甘肃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 甘肃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表彰目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天水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品展开展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最新新闻
·“香”飘四海——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甘肃省保险业去年承保风险7263亿元 
·招标拍卖挂牌“光明交易 甘肃省国土资源市场收入近60亿元
·甘肃省省长陆浩:2006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甘肃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
·甘肃人大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决议
·甘肃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公告(第1号)
·甘肃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公告(第2号)
·国家核准酒钢产品结构调整项目 总投资近110亿元预计明年投产
·共谱一支和谐曲——甘肃两会聚焦之四
·甘肃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甘肃两会:党政一把手畅谈城市远景
·做大产业 ———“平凉金果”启示录 
·甘肃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李治文当选中国经济十大创新人物
·股份运作文企联姻借船出海 甘肃省艺术院团活力迸发
·改革创新谋突破 ———甘肃两会聚焦之三
·兰州节前物价一路上扬 生活必需品都有涨幅
·大年初四 兰州市将举办第四届春节文化庙会
·甘肃省交通部门启动I级应急预案封停4条“高速”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