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秦亭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特色”“底色”“成色”三色融合扮靓乡村,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铺展开来。

坚持生态优先,擦亮和美乡村底色。盛夏时节,走进秦亭镇,一排排民居坐落在青山碧水之间,河湖溪流清澈透亮,山涧树木葱郁茂盛,乡村田园生机勃勃……和美之景随处可见。近年来,秦亭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深化“林长制+河湖长制”协调联动机制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格局。同时,常态化开展林长、护林员巡林及河湖长巡河,定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与河道内“四乱问题”专项整治,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根基,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做优富民产业,彰显和美乡村特色。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1+2+N”产业布局为核心,通过“党建引领、龙头带动、科技赋能、链条延伸”四维发力,推动特色产业串珠成链,展现出特色种植业“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当前,秦亭镇以2万亩汉麻为重点,构建起特色汉麻全产业链,开创了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新局面。在刘峡村打造木耳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增效”与“群众增收”的双向奔赴。依托高寒阴湿的气候优势,推广种植半夏等中药材特色品种,展现出“小作物、大产值”的潜力。凭借非子牧场深厚的秦文化底蕴与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为游客带来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旅游体验,成为秦亭镇文旅融合发展的闪亮名片。

突出民生为本,提升和美乡村成色。今年以来,秦亭镇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镇域中心村改造提升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一村一韵、一路一景”理念,量身定制提升方案,精心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绿化景观,同时将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等工作融入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提升宜居品质。通过积极落实各类种植产业奖补政策,实施巷道硬化及村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全力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建设,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下一步,秦亭镇将继续以民为本、以绿为基,让乡村更宜居、产业更兴旺、生活更幸福,邀村民共赴一场与“和美秦亭”的美好之约。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